3.2 以绿代水,加快无水河道生态治理

3.2 以绿代水,加快无水河道生态治理

(1)潮白河牛栏山桥至河南村橡胶坝段12km河道以城市内河的标准,于2003年实施治理。该工程本着河道“宜弯则弯、宜宽宜宽”的原则疏挖了河道,表现河道的自然形态。筑堤抛弃过去单一的堤防形式,采取微地形、生态堤的方式,突出高低错落。堤坡采用植物和透水材料护砌,保持良好的透水性。强调人水相亲、和谐自然,在河岸滩地建设滨河公园,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2)汇合口至牛栏山段河道断面以及堤防均比较标准,该段河道因砂石盗采等原因,造成河道内遍布深坑、高包、陡坎。该段河道治理时,首先采取新的投融资渠道,运用市场化运作,结合京承高速路二期工程建设,将河道内余料用于路基填筑。在清除河道余料的同时,按照河道规划治理标准进行平整,达到料出河成的目的。随后在堤内坡种植30m宽绿化隔离带,树种选用耐旱易活的火炬树。利用绿化带以树封河,河道内利用自然修复能力绿化河道、抑制扬尘,并达到遏制砂石盗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