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水资源调度,实现水质、水量的统一调度
2025年09月10日
7 优化水资源调度,实现水质、水量的统一调度
由于水资源的严重紧缺,环境用水量不足一直是困扰首都环境建设的重大问题。每年全市可以提供的东部水资源只有几千万立方米。城区河湖水体流动性差,水质状况成为制约首都成为宜居城市的重要因素。
北京市水务体制改革后,确定了治河先治污的理念。在水量、水质统一调度方面进行了成功的探索。首先确定了水环境的重点区域,这些水域的水源由密云水库提供,并保持一定的流动性,如昆明湖、中南海等。一些公园湖泊利用再生水作为水源,辅助机械、化学、生物的措施,努力使水环境达到最佳标准。
城市下游河道从2006年起,利用中水替代地表水,增加用水量,实现水体流动。水质状况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有所提高,消除了各方面的疑虑。
城市下游河道水源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实现不黑不臭,满足一般景观要求。
2007年,建立了与环保部门的水环境监测的工作联动机制,提高了监管水平。
北京市水环境面貌不断提高。水库上游河道水质全面达到Ⅱ类、Ⅲ类国家标准,中心区河流水质明显提高,湖泊水质达标率达到70%以上,水库水质达标率接近90%,为“新北京、新奥运”提供了良好的水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