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设备的检修、项修和大修
设备出现故障后需要检修,可以通过一套行之有效的故障诊断程序使每次检修都有最大收获。
2.2.1 现场调查
收集有关设备发生故障的时间、工作温度、部件名称、顺序;了解当时设备使用人员的技术水平、操作程序和对故障的分析,设备故障前的使用状况有无异常情况;对故障部位进行拍照或画草图描绘;发生故障设备的主要历史资料或记录。包括:部件名称、生产厂家、部件功能、材料及设计中的有关规定;设备故障时的使用时间;设备使用情况和过去的故障情况和维修报告记录等;故障件的清洗、保存和初步分析。
2.2.2 分析并确定故障原因和机理
利用现有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可以通过对设备的运行数据采集和在线检测,及时掌握设备的技术状态并进行故障诊断,以作出科学决策,实现状态维修。
故障件的深度检查及分析。包括机械性能试验,断口的有无原制造性损伤,金相检查和分析或材料的化学分析。
必要的理论计算和分析。包括强度、应力和变形分析和计算等。
模拟试验等初步确定故障原因或机理。
2.2.3 分析结论
当故障分析结束时,都要对所获特得的全部资料、调查记录和测试数据按设计、材料、制造及使用四个方面是否有问题来进行集中归纳、综合分析和判断处理,逐步形成初步分析结论。对设计和材料的要求以说明书为准,对制造过程的要求以故障部件的分析检测结果为准,对使用的要求以操作规程为准。
项修指根据对设备进行监测与诊断的结果,是具有针对性较强的状态监测维修的一种修理方式,以解决检查确定的设备缺陷为目标,进行修复、调整、换件、消除故障、恢复设备的某些参数指标和功能,作业量一般不超过大修理作业量的50%。
大修指新投入使用或大修理后的设备,运转到一定周期后以总成解体、检查、清洗、调整、修复、更换失效零件、补齐必要的丢失件、修整外观为内容,修理后使设备达到或接近设备原规定的参数指标和功能。
根据工艺需要、设备的上一年运行状况和该设备的累积运行时间,合理制定设备的大修、更新及改造计划,要求计划针对性强并结合实际、及时安排实施、完成率高、施工过程监控有力、验收严把质量关、发现的问题有整改期限。如根据设备资料及经验,制定符合设备实际工况的大修年限:污水处理A、B类设备3年(运行15000~20000h)一大修,污泥处理A、B类设备1年(运行6000~8000h,因污泥中含沙量大,设备磨损严重)一大修等,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