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流域治理走向小流域管理势所必然
2025年09月10日
1 从小流域治理走向小流域管理势所必然
目前,北京市的小流域治理主要受以下因素困扰:
(1)修路、采矿和建滑雪场等开发建设活动,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据统计,近5年来全市废弃矿山所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就达到3895hm2。
(2)在易发泥石流的沟道进行小流域治理,由于治理标准低,易发生泥沙“零存整取”的现象,加重泥石流灾害。
(3)伴随着郊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规模养殖、休闲旅游业的发展,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水质持续恶化。2004年北京山区休闲旅游景点已达252处,民俗旅游户近2万户,年接待游客1900万人次,污水和垃圾已成为山区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调查表明,密云、怀柔水库一级、二级保护区日均排放污水2.94万t,日产垃圾3000多t,这些污物在污染农村环境的同时,在汛期极易进入下游河库,污染水质。
(4)山区农业已处于转型期,山区农业的功能已从以粮为纲和副食品生产为主向城市的生态屏障方向转变。在生态优先的前提下,都市农业和休闲旅游发展迅速,对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土保持承担的功能主要为保护水源,服务于首都新农村建设和首都宜居城市建设,改善农村物质条件及生态环境,提高城市整体防灾抗毁能力。
综上所述,只有更为理性地规范人类自身生态保护的行为,并且努力增强环境的承载能力,才能赢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空间。因此,从小流域治理走向小流域管理是水土保持工作的必然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