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深入开展节能减排。
(2)加大再生水和雨洪等非传统水源在城市水环境修复和水景观中的应用,全力提高再生水水质,弥补环境用水量的不足。
(3)结合公园、住宅小区建设城市污水生态处理与利用系统,如人工城市湿地、多级串联塘、人工浅水湖泊等生态修复系统。
(4)进一步研究城市景观水环境质量改善与生态保护新技术,宣传推广城市河湖生态水景观规划设计理念和案例。
(5)进一步提高城市河湖水环境管理水平,加大宣传,全民保护水环境。
(6)开展水与城市的规划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