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农村污水处理模式的选取
2025年09月10日
3.2 农村污水处理模式的选取
北京市各郊区县自然地理、经济发展、生活习惯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别,使得污水处理方式不能过于单一,应根据农村具体地形特点、风俗习惯和社会条件等因素,因地制宜地采用多元化污水处理模式。经过典型调研、专家论证,在总结旧村改造经验的基础上,试点村污水处理选择三种模式:分散处理模式,集中处理模式,接入市政管网模式。
3.2.1 分散处理模式
分区收集生活污水,每个区域污水单独处理。采用小型污水处理设备、自然处理等工艺形式,处理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分散处理模式
本模式具有布局灵活、施工简单、管理方便、出水水质有保障等特点。适用于规模小、布局分散、地形条件复杂、污水不易集中收集的村庄污水处理。较多应用在村镇布局分散的山区,如密云县松树峪村。
3.2.2 集中处理模式
收集所有农户产生的生活污水,利用一处设施进行处理,采用自然处理、常规生物处理等工艺形式,处理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集中处理模式
本模式具有占地面积小、抗冲击能力强、运行安全可靠、出水水质好等特点。适用于规模大、经济条件好、村镇企业或旅游业发达、处于水源保护区内的单村或联村污水处理。主要应用在村庄分布密集、紧凑的平原区,如朝阳区北马房村。
3.2.3 接入市政管网模式
收集村庄内所有农户污水接入邻近的市政污水管网,利用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村庄污水,处理流程如图3所示。
图3 污水接入市政污水管网模式
本模式具有投资省、施工周期短,见效快,管理方便等特点。适用于距离新城(卫星城)、建制镇的市政污水管网较近(通常5km以内),符合高程接入要求的村庄污水处理,如房山区坟庄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