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思路与理念
2025年09月10日
1 思路与理念
面对新的形势,北京的水保工作积极由单纯服务农业生产向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转变,承担起保护首都饮用水源安全、促进宜居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能力的任务。
小流域是山区水源涵养和集水的基本单元。小流域保护好了、治理好了,大流域范围内河流、水库的水质、水量和生态才有基本保障。为此,在科学发展观和循环水务理论的指导下,北京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治水新思路,从2003年开始逐步确立了“以水源保护为中心,构筑‘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的思路[1]。
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就是要以小流域为单元,以水源保护为中心,以调整人的活动为重点,“点(村庄)、线(沟道)、面(水土流失、面源污染)”结合,因地制宜,统一规划,采取工程、生物、管理等综合措施,从山顶到河谷形成“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人水和谐,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第一道防线(生态修复区):在山高坡陡人烟稀少地区、泥石流易发区,主要通过减少人为活动和人为干扰,充分依靠大自然的力量修复生态,发挥植被特别是灌草植被的生态功能,涵养水源。
第二道防线(生态治理区):在山麓坡角等农业种植区及人类活动频繁地区,主要通过发展与水源保护相适应的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控制水土流失,减少面源污染。加强农村水务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促进人水和谐,保护水源。
第三道防线(生态保护区):以河道两侧及水库周边为重点,进行生态保护性治理,治河先治污,防止污水直接入河入库。把还清水质作为主要目标,通过适当的生物和工程措施,恢复和建设河道及水库周边湿地生态系统,净化水质,维护河库健康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