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农村污水处理工艺的确定
2025年09月10日
3.3 农村污水处理工艺的确定
农村污水的特点是分散、量小,远离群居和大水体,水环境容量小,管理水平低,对农村污水处理工程方案应要求工艺简单,净化效果有保证,运行维护简便。
农村的小规模污水处理系统组成如下:污水收集系统—污水处理系统—污水再生回用系统。收集系统主要根据农村布局和地形由处理模式来决定,而处理和回用系统则关键在于处理工艺的确定,面对北京市的实际状况,主要依据以下原则来确定:
(1)按照受纳水体功能区要求,确保水源地水质和供水安全。
(2)以回用定工艺,根据回用用途、回用对象对水质的要求确定处理工艺。
(3)因地制宜,分类实施原则。尊重农村建设的客观规律,以满足农民的实际需要为前提,针对不同地区、不同规模、不同产业类型的村庄,应用不同的处理方式,提出不同的治理标准。
北京市水务局在经过对全市80个示范村调研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了多项处理工艺的研究。在分散和集中处理模式中,主要确定了生物接触氧化、生物转盘、厌氧生物滤池、湿地、MBR、E—CASS、A/O+土地处理、改厕8种处理工艺及组合,并分别应用在全市13个区县的78个村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改善了农村生活居住环境。通过总结和评估,这8种工艺方法在农村都具有适用性,各类工艺及运行费用分析如表1所示。
表1 各种污水处理工艺对比分析表
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