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水资源开发利用方面

1.1 水资源开发利用方面

1.1.1 上游来水衰减趋势十分明显

密云、官厅水库是北京市地表水主要供水水源,两库年均供水10亿m3,占全市地表地下总供水量的1/4,占全市地表供水总量的2/3。官厅水库、密云水库来水量正随着上游人类活动的发展而减小,官厅水库年平均来水量由建库初期的13亿m3锐减到近6年来的1.7亿m3,密云水库年平均来水量由建库初期的12亿m3锐减到近6年来的2.2亿m3。根据密云水库上游流域的产汇流分析成果,建库40年来径流系数发生明显变化,现状比建库初期减少20%左右。为了保证城市供水,北京市已建设了3个应急水源地,连续4年从山西、河北地区调水。

1.1.2 污染加重水危机

官厅水库由于上游地区大量污水排入,入库水质远远超过地表水环境Ⅲ级标准,已经不适宜作为生活饮用水源。为解决西郊地区城镇生活、工业用水,不得不从密云水库调水至西部,从而加剧了北京的供水危机。

1.1.3 生态环境恶化

1999~2005年,北京市共动用密云、官厅两大水库库存水量23亿m3,累计超采地下水36亿m3,2005年底地下水埋深已达到20m,严重的区域已达到35m。2005年与1980年同期相比,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已累计亏损约70亿m3。地下水超采导致平原区湿地萎缩、泉水枯竭、部分树木枯死,许多树木、花草要靠灌溉才能成活;山区大部分泉水枯竭,恶化了生产生活条件,同时也对野生动物生存构成极大威胁。

1.1.4 水资源开发程度超过极限

北京市现状平原地区地下水开发率为109%,地表水资源开发率达到86%。根据国际上对水资源利用程度的评价,用水量占水资源总量比例达到40%以上时,用水属高度紧张地区,将存在出现严重水荒的潜在可能。

1.1.5 水资源效益处于低水平

2000年北京人均GDP为2208美元,水资源效益仅8美元/m3。根据《世界资源报告2000—2001》报告,韩国人均GDP为8490美元,水资源效益16.6美元/m3;以色列人均GDP为16240美元,水资源效益51美元/m3。显然,北京水资源的巨大效益尚未发挥出来,需要结合经济发展规划、优化产业结构、节制需求、节约供水实现新时期的供需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