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增加投入,构筑雨洪资源利用工程体系

3.2 增加投入,构筑雨洪资源利用工程体系

目前,平谷区已修建了一定规模和数量的拦蓄引调水利工程,但是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水循环网络体系,互补性、关联性差,因此必须加大投入,在继续开展水土保持、雨洪集蓄利用工程的同时,根据自然地形特点,对大中型水库、主要河道、大型灌区、平原机井、城镇建设进行统一规划,“拦、蓄、排、调”工程相结合,大力兴建“串、联、调、配”工程,通过渠道、管道、闸涵将其构筑成雨洪资源科学利用工程体系,实现“蓄得住、调得出、引得进、用得上”的雨洪资源利用目标。在山区,结合平谷区山多而高的地形特点,应以加强水土保持、涵养水源为重点;科学管理现有水利工程的同时加大“拦、蓄、排、调”水利工程的建设力度。在平原重点是考虑河道生态用水的同时,蓄排相结合,治理泃河、洳河和金鸡河等主要行洪河道;平原农村雨洪利用重点是完善村内进排水系统,加大村内坑塘治理力度,最大可能地收集雨水来回补地下水,改善村内环境。在城区,结合城市建设,改造排水管线,实行雨污分流,大力实施透水路面,新建小区建设雨水利用工程设施,将收集的雨水净化后,用于城市景观、绿地和洗车、冲厕等,从而缓解城市用水紧张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