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抓好水厂的运行管理

3.3 抓好水厂的运行管理

规范化管理是保障农民饮水安全的关键。在水厂管理上应推行集约化管理思路,把过去的“死工程”变成“活工程”,把以前的“大锅水”、“福利水”变成“商品水”,使群众放心。

(1)企业化经营、专业化管理。对于集中供水工程,管理主体相对明确,建议组建乡镇一级的专业公司,搞活经营,实行专业化管理。对单村供水这种形式,成功的管理模式有两套:①集体所有、集体管理。即由选定的水务协管员负责工程的日常运行管理和维修,并收取水费。②集体所有,竞价承包。承包者可按照村民委员会的规定,通过竞价取得农村饮水工程的承包权。

(2)成立专业化维护、巡查队伍。以区县为单位组建专业化维护、巡查队伍,专业化队伍的职责可以包括:第一,作为集中供水厂运行维护管理人员的技术支撑;第二,负责单村供水工程维护管理;第三,日常巡查,确保供水安全。

(3)制订科学的水价,合理计收水费。新建供水工程用水户应按照节水的要求全部安装节水龙头,采用推广使用的节水卫生器具。应当把供水工程用水户安装水表作为一项强制性措施,实行计量收费。对于暂时不能加装水量计量设施的,可采取按人收费的办法暂时过渡。在水价征收上实行定额管理、累计加价的原则,即在定额以内按优惠水价征收,超过定额用水实行累进递增水价。

供水水价的制定(含折旧费和大修费等)应由村民参与决定,水费收支等情况定期向农民公开。政府加强对用水户协会的指导,建立协会登记、水价备案和水质监督等制度,并根据实际需要对协会运行予以适当补助,促进协会的正常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