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生态综合整治工程

4.2 生态综合整治工程

4.2.1 湿地建设工程

(1)斋堂水库库尾湿地及库滨带防护工程。改善永定河支流水质,修复工矿企业对水体环境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在斋堂水库建设人工湿地40万m2,建设生态防护带6km,总防护库区面积100万m2,形成水面面积60万m2

(2)珠窝水库下游湿地及库滨带防护工程。恢复珠窝水库水质并进行利用,控制周围农业污染源对水质影响,建设湿地面积20万m2,建设生态防护带2800m,总防护面积60万m2,形成水面面积30万m2,达到自然净化水质、建设水景观、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3)沿河城—龙泉务湿地工程。沿河城—龙泉务生态涵养工程包括建设沿河城、傅家台、河南台、落坡岭水库、王平镇、妙峰山镇湿地及龙泉务村绿地等7处人工湿地,建成后形成水面面积100万m2,蓄水约320万m3。湿地建设有效减弱了工农业污染源对永定河的污染,净化了水质,增加了生物多样性,改善了生态环境。

4.2.2 生态环境整治工程

(1)河道与库区环境整治工程。永定河下游无水、河床大面积裸露,库区污泥淤积。清淤工程主要对河道重点地段和库区进行清淤和植被恢复,改善永定河生态环境和存在的生态问题,工程量约为120万m3

(2)清水河环境治理工程。清水河地表水断流,水生态功能减弱。清水河水体环境治理工程包括河道疏浚整治及沿河周围矿区环境治理,综合治理长度28km,范围从塔河口至青白口,采用20年一遇的标准治理,修复清水河生态环境,恢复自然景观。

4.2.3 永定河支系治理

永定河门头沟区段水流支沟有30多条,是该流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各支沟分布在农村地区,成为农村生活垃圾的丢弃场所,造成水体污染和景观破坏。通过建设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水质恢复治理,改变支沟水系脏乱的局面,遏制进一步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