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水源配置及效果

3.1 水源配置及效果

北京市现状水利工程可供水量的预测前提是:①考虑官厅、密云水库上游来水量衰减和水资源的优化调度;②在现状工程条件下,不考虑新水源的开发,对蓄水工程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以防止供水衰减;③南水北调引江水到京后,北京地下水可开采量控制在22.00亿m3。在上述前提条件下,预测北京2010年P=95%时可供水量为29.66亿m3

在现有北京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基础上,充分挖潜,科学开源,开发非常规水源,2010年可新增供水量9.34亿m3。其中,通过规划新建、扩建的16座城市集中污水处理厂及20余座远郊区城镇污水处理厂等工程,2010年以前可利用再生水量6.45亿m3;对市区、山区及平原区的雨洪水进行深度开发,年可利用雨洪量0.69亿m3;进行地表水库与水库之间、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联合调度,枯水年可增加供水1.0亿m3;修建张坊水库可增加供水1.2亿m3

实施南水北调工程,2010年可增加供水10亿m3。在水源调配方面,优先使用南水北调水,其次为地表水,以便最大限度地涵养地下水。通过上述水源的合理配置,2010年北京市可供水量可达49亿m3。地下水源供水量占总供水量的比重由2000年的66.9%降为2010年的45%,再生水源供水量占总供水量的比重由2000年的0.1%增为2010年的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