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农业节水科研历程

2 北京市农业节水科研历程

北京市一直对农业节水的研究工作非常重视,经历了由低效节水技术向高效节水技术,即由渠道衬砌灌溉技术到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喷灌技术到微灌技术;由单一节水技术向综合节水技术,即由减少输水损失到工程措施、农艺措施和管理措施相结合的综合节水措施的发展历程。

在“六五”、“七五”期间以粮食中低产田综合治理和单项农业节水技术研究为主,在农田节水灌溉试验研究方面,开展了冬小麦、夏玉米、蔬菜田间耗水量与灌溉用水量的研究,完成了水泥土低压输水灌溉管道、水压式自动升降出水口、滴灌双壁管、“双上孔”型薄壁管等节水灌溉设备的研制及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农业节水综合开发技术、微灌技术等节水技术研究工作。

“八五”期间农业节水科研工作逐渐走上示范推广之路。完成了“北京市平原区节水型农业应用基础研究”,在建设农田节水和涵养水源工程的基础上,建立了农作物节水高产综合配套技术体系,提高了农作物水的生产效率和种植业水的经济效益,研究了农田雨洪利用技术和优化施肥技术。此外,还研制开发了使用寿命可达30年以上的RPVC喷灌地面移动经济管材;研制了西瓜滴灌土壤消毒重茬增产制剂——“西瓜重茬剂1号”等。

“九五”期间农业节水技术研究进一步发展,内容已由单一学科和单项技术的研究,发展为综合节水技术的多学科联合攻关。以“北京市现代化节水型农业研究与示范”为主题,开展了大田作物、蔬菜、果树的节水技术的研究与示范,水土资源良性循环技术与措施及农业用水管理技术的研究,节水灌溉专家决策系统研究,灌溉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研究等,实现了工程节水技术、农艺节水技术与管理节水技术的综合。

“十五”期间针对北京市水资源紧缺的现状,在重视传统农业节水的同时,组织实施了现代农村高效用水技术的研究,开展了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发展节水灌溉项目和世界银行全环环境基金赠款节水项目和中国—西班牙农业节水合作项目。重点开展了蔬菜、果树、牧草灌溉技术、灌溉模式的研究及示范,农村用水技术及管理体系研究,设施农业节水自动测控系统研究,引入了世界银行项目关于“真实节水”和基于“ET”的水资源管理的技术与理念和西班牙先进的节水监测设备,解决了农村节水建设中的诸多难题,推动了农村节水研究领域的健康快速发展。

“十一五”期间,农业节水科研工作继续深入开展,正在开展“北京市农业综合节水技术研究与示范”,从“开源、节流”两个方面入手,开展都市农业节水、再生水灌溉利用等方面的研究,目标是提出再生水安全灌溉模式、都市农业高效节水模式,最终形成基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北京市郊区农业综合节水技术体系,为缓解北京市水资源紧缺的局面做出科技支撑,推进郊区节约型社会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