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质量监督工作 提高管理水平
Intensifying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improving the level of management
王万鹏 王利军
(北京市水利基本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中心站 100038)
摘 要:文中根据目前水利工程的发展状况,结合质监中心站的具体工作,就如何在政府职能转变的今天,为做好质量监督工作提出相应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质量监督 方法 措施
我国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通过经济体制改革,坚持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腾飞。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为了进一步促进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强调要“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集中精力抓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要求。而一个负责任、讲信用、有效率、透明的政府,及其提供的良好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对于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不可缺少的。
这其中需要有观念的转变,也有对政府行政职能转变的要求。回顾改革开放的历程,政府行政职能从一切大包大揽到由市场运营为主,政府已不再是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主体,使生产力得到了充分的解放。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出现了对于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泛市场化的倾向,造成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的下降,出现了“市场失效、政府失灵”的情况。为了满足国计民生的需求和体现政府行政的公共服务职能和责任,社会普遍要求提高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水平。这种要求并不是希望政府回到改革开放前,权利能力无限大的政府行政体制,而是要求政府在增强责任的同时,加强市场的监管。即体现了一种责任,也将是一种积极行政的方式。
对于水利工程,尤其是南水北调工程,是涉及国计民生的伟大工程。建设一个优质的工程,将是政府向社会提供的最好服务。而目前水利工程的建设主要是建设、设计、监理、施工方以合同的方式进行建设。对于如何实现有效监管,确保工程的质量,保证在工程的建设期不因出现质量事故而造成较大的社会影响。成为质量监督工作的重要课题。
北京市水利基本工程质量监督中心站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初,经历了水利工程建设市场从无到有和水利体制向水务一体化转变的两个重大阶段。随着建筑市场和水务事业的发展,北京市水利基本工程质量监督中心站的工作内容、方式和范围也有重大的调整。从原来的只涉及水利工程施工期的质量检查,逐步衍生和完善到对各种质量管理、监控、服务、保证体系的监督管理。范围也日渐从传统水利工程发展到涉及水务工程的各个方面。至目前,质量监督站监督工作,除南水北调工程外,还有70多项在监工程,有奥运涉水工程、河道治理工程、安全饮水工程、节水灌溉工程、防洪工程等各项水务工程。质量监督中心站通过在队伍建设、控制目标、方式、措施等予以加强,从而达到监管服务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