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工程效益

2.3 工程效益

(1)生态农业效益彰显区域经济发展潜势。引入的再生水主要用于青云店、长子营、采育等镇小麦、玉米等大田作物灌溉,同时灌溉牧草等饲料类植物以及非接触性的乔、灌、草等园林绿地。此外,还可为沿途人工湖、麋鹿园、古桑园和杨各庄湿地补给生态用水。目前,大兴区已完成农田再生水配套改造5万亩,计划2007年年底发展到10万亩,2008年发展到20万亩。引来的再生水打开了农业用水捉襟见肘的局面,为区域生态农业发展提供了水的保障,进而可带动区域经济全面发展。

(2)良好环境效益勾画新农村发展蓝图。整治后的凉凤灌渠和姜凤支渠两岸往日的脏乱差一去不返,呈现出了水清、岸绿、景美的美好景象。沿线的污水截入污水处理厂;渠道两侧经过绿化,水生植物、河坡灌木、河岸乔木相应成趣;巡河路的建成为两岸群众出行带来了便利。再生水不仅改善了地表水环境和河道两侧环境,通过构筑景观还可向群众提供休闲娱乐的空间,有效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通过改变局部小气候,创造减灾安全效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极大地改善了区域投资环境,为新农村发展勾画了美好蓝图。

(3)综合节水效益构建水务发展方向。南红门灌区农业利用再生水工程,设计日引再生水35万m3,其中,小红门污水处理厂30万m3,黄村污水处理厂5万m3,灌溉农田20万亩,年可减少地下水开采6000万m3,节约下来清水资源,供给生活与工业,实现了节水的社会效益和生产的经济效益的双赢,综合节水效益明显,为今后水务发展指明了方向。

(4)城镇带动效益助推城乡统筹发展。为了把再生水的文章做好、做足,区政府决定以再生水利用为载体,在旧宫地区实施“二河三路一产业一休闲”工程,即:清洁凉凤灌渠、北小龙河,畅通庑殿路、通九路、京济高速,发展产业基地,建设旺兴湖公园,全面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区域产业发展,促进当地农民非农就业,实现经济社会和谐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