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小流域水质水量监测的现状

1 北京市小流域水质水量监测的现状

(1)监测小流域选择。在北京市每个山区区县各选择2条小流域开展小流域水质水量监测试点工作,其中治理和未治理的小流域各1条。小流域宜选在水源区范围内、沟道有常流水,2条小流域自然、社会环境状况基本一致。

(2)基础资料准备和监测点布设原则[2,3]。①采取实地考察和向村民询问等方式,对小流域内可能造成污染的各类点源,包括家畜养殖、生活污水与垃圾、民俗旅游点、采矿点、施用化肥农药等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定量了解这些污染源的分布地点、污染方式、污染程度、污染影响范围等内容;②摸清小流域地形、土地利用、社会经济状况、水量需求、水利水保工程等方面的详细情况;③监测点选择和布设应该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主要考虑布设在自然沟道、水井、水库、塘坝和污水排放口以及污水处理厂排放口等地;④地表水采样点应避开死水区和回水区,沟道内应选择在水流平缓地段;⑤采样点的选择要考虑交通的便利;⑥采样点位置确定后,应用GPS定位,有条件地方设置固定标志,采样点不得随意变更。

(3)监测内容[4]。主要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和污水的理化性质(水温、pH值、CODMn、TN、TP、DO、BOD5、NH3等)以及气温、地表水的流量、含沙量等。

(4)监测频率[2,3]。汛期(6~9月)每月中旬采样1次,大雨(日降雨量25mm以上)后加采1次;非汛期于5月中旬和10月中旬各采样1次。

(5)取样方法[2,3,5]。①取样主要参照SL 219—98《水环境监测规范》;②如果监测点沟床上有水,采样时直接取水样,如果监测点沟床上没有水,在沟床上挖坑,挖到水后取样;③污水采样时应避免搅动底部沉积物,防止异物进入采样器;④流量观测采用断面测流法或测流设施法;⑤采样点有地表径流时,需测定水样泥沙含量。

(6)样品处理[2,3,5]。测定CODMn、TN、TP、BOD5、NH3等的水样在24h内集中送有检测资质的单位进行化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