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虚拟水战略实施初探
从表4的2005年北京地区虚拟水消费总量来看,首先,粮食、牛羊肉、蛋类、牛奶所占比重较大,分别占当年虚拟水消费总量的12%、11%、26%和25%;其次,虚拟水输入的农产品主要包括粮食、蛋类、牛奶和水产品,分别占当年该种农产品虚拟水消费量的15%、48%、45%和71%。
由于进口产品中所含的虚拟水并非实体水,因而在计算采取虚拟水战略可节约的水资源量时主要考虑的是生产该农产品的耗水量。根据《北京市水资源公报》及《北京年鉴》,2005年农田灌溉耗水8.87亿m3,粮食、棉花、花生、蔬菜、瓜类种植面积共298657.7hm2,据此推算单位面积灌溉耗水约300mm,另外根据文献[5],冬小麦和夏玉米多年平均灌溉需水量也约为300mm。本文拟定的北京地区粮食作物单位质量虚拟水含量为1.1m3/kg,即粮食作物需水量为540mm。因此,如果不种植粮食,单位面积将节约灌溉水量约300mm,约为粮食需水量(540mm)的0.55。本文拟定的牛羊肉的单位质量虚拟水含量为19.99m3/kg,根据文献,本文认为牛羊肉的虚拟水含量包括了约2年的累积耗水量,确定采取牛羊肉进口后每年所节约的虚拟水量为其所含虚拟水量(19.99m3/kg)的约1/2。
据此,以2005年为例,分不同的情景初步测算了一下采用虚拟水战略的节水潜力(见图1)。
由不同情景下的虚拟水战略表明,如果城镇居民消费粮食50%进口,可节约的水资源量为1.42亿m3,如果城镇居民消费粮食100%进口,可节约的水资源量为3.85亿m3,可见仅仅依靠粮食进口可节约的水资源量是有限的,必须同时考虑其他农产品,才能更大程度上体现虚拟水战略的优势。
图1 不同情景下采用虚拟水战略的节水潜力(2005年)
A—城镇居民消费粮食50%进口;B—城镇居民消费粮食100%进口;C—城镇居民消费粮食及牛羊肉100%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