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建设内容
循环水务的目标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节水防污型社会,节水是根本,防污是关键,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来说,节水除了生活用水的节约,还包括生产中的节水灌溉;防污主要是对生活污水的处理,在收集污水时必须把来自厨房、浴室及洗衣服的灰水与冲厕水予以区分,并加以利用。鉴于此,研究区从安全饮水、污水收集及处理、中水回用、雨洪利用和节水灌溉等5个方面进行建设。
(1)安全饮水工程。原来牛家场村的饮用水水质超标,通过新建饮水管线从而达到水厂的集中供水,将水质合格的饮用水输送到各家各户,保证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同时,为了节约水资源,每户安装水表、节能水嘴,实现了“一户一表,用水计量”,节约用水率达60%。
(2)污水收集及处理工程。污水收集中必须考虑灰水的利用,因此在收集污水时通过新建排水管道、旱改厕,将灰水收集回用于冲厕,然后将多余水经管道收集至调节池。灰水在集水井内收集、沉淀,集水井出水口上加装篦子,防止杂物进入积水桶,大大降低了积水桶的检修率。集水井为地埋式设计,在控制集水水面在冻土层0.7m以下时可以保证冬季的正常使用。
结合牛家场村的实际情况,针对出水水质、出水量、运行费用、水资源有效利用等方面的要求,采用智能化小型污水处理装置(CWT)处理牛家场的的生活污水,CWT处理设备具有占地面积小、出水水质好的特点。牛家场村每日产生的污水量为20m3/d,选择CWT-M-10处理设备2套,设计污水处理能力20m3/d;设备井2座;20m3调节池1座。
(3)再生水回用工程。再生水回用在循环水务中非常关键,而它恰恰是目前农村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为了有效利用再生水资源,在处理站旁新建一清水池,将处理后的中水导入清水池,然后通过新建灌溉系统,回用于村里街道两侧的绿化用水和冲洗街道,多余的水量通过排水沟排放到小清河,用于地下水的回灌及环境用水。
(4)雨洪利用工程。雨洪利用是以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协调人与雨洪的关系为目的,理性规范雨洪调控行为,采取拦、蓄、分、滞等手段,以获取最大的综合效益,反映在理念上就是变“防汛”为“迎汛”。牛家场村雨洪利用包括两种利用方式,一种为庭院式雨洪利用模式,收集屋顶、硬化地面的雨水,经过滤、沉淀后用于浇树及冲厕,与灰水利用使用同一集水池;另一种为沟渠雨洪利用模式,以屋顶、硬化路面为集雨面,通过街道排水沟,将雨水输送至村北的集水渠,达到“旱能灌,涝能排”的集雨目的,为调解地区农业节水灌溉提供了新水源。
(5)节水灌溉工程。本着节支增收的目的,一改大水漫灌的粗犷方式,通过发展管灌、微喷等设施农业,有效地节约了水资源,牛家场村打井1眼,装机泵2台,新增节水灌溉600亩。节水灌溉的水源选择,充分考虑雨洪水的利用,以减少地下水的开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