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水务”理论引发“调活水体”的实践探索

“循环水务”理论引发“调活水体”的实践探索

Practice of revitalizing water body based on the recycling water theory

王 玲

(北京市东水西调管理处 100085)

摘 要: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目前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更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改善水环境,探索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文中拟从清河水环境治理中,利用将水从“干流调支流、河内调河岸、下游调上游、河内调湿地”等治水的措施,达到调活水体、死水活用的目的,探索循环水务新理念。

关键词:清河 水环境 治理 循环水务 调活水体

水是生活和生产活动不可缺少、无法替代的基础资源。水资源本身具有自然循环性,但同时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使水产生了社会循环性。水资源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结合起来,便产生了“循环水务”。近年来,北京水务把“循环水务”确定为21世纪治水的基本理念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水务的理论,这是总结多年治水经验得出的结论,反映了时代的特征和实践的要求。遵循循环水务的理念,北京市东水西调管理处在清河的治理和管理上,针对清河整个河道水滞留不动、极易变臭、发生水华等现象,大胆地进行了调水循环的实践探索,利用“五个循环圈”反复循环来“调活水体”改善水质,赋予“循环水务”新的实践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