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观念要水,就要转变节水管理思路,加强节水宣传教育,不断创新管水节水理念
要充分发挥首都有限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就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树立正确的管水节水思路。作为城市的管理者,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缺水这一基本市情,社会经济、城市规模的发展必须以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为基础,妥善处理好水资源、人口、环境的关系,努力发展集约型、循环型经济;另一方面,通过树立节水先进典型,加强节水宣传教育等方式,努力在全市形成全民节水的社会氛围,使广大市民转变水是自来的,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想法,充分认识到水是有限的,是来之不易的,只有努力珍惜身边的一点一滴的水资源,才能让我们有限的水资源持续利用到子孙万代。
(1)北京市长期有计划地开展多种形式的节水宣传活动。如在城区利用公交站台制作节约用水公益广告宣传牌,在全市范围内选择了部分公交车制作节水公益广告进行流动宣传。在北京电视台各频道不同时间段,每月播出节水公益广告。近些年,北京市在每年5月全国节水宣传周期间,结合宣传主题举办节水宣传活动,迄今已举行10多届。宣传周期间在街道设立节水宣传咨询站,发放节水宣传材料,广大市民积极参与,收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2)在对全社会充分挖掘、广为调查的基础上,推出具有典型意义的管理型、工程型、科技型、公众参与型、循环利用型节水模式,以及多个先进单位和家庭,召开了“北京节水模式推广会”,通过各种媒体在全市范围内对节水模式进行了广泛宣传,组织了“节水模式典型单位先进事迹”展览。对推动广大社会单位加强节水意识、开阔节水思路、丰富节水措施,挖掘节水潜力,融入节水理念起到了引导和示范作用。全市又开展了“2006年度北京市节约用水优秀单位、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百户节水家庭”评选活动,使更多的单位和市民明确节水不仅仅是继承了我国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更是社会责任,公共美德,节约用水光荣,浪费用水可耻。
(3)在倡导全社会加强节水意识的同时,更注重对中小学生的教育。通过宣传节水,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等中华传统美德灌输到学生心中,也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从1998年开始,全市每年举办一届“青少年节水夏令营”活动,少年儿童在夏令营的观摩学习活动中认识到了水是宝贵的,自来水更是来之不易,增强了同学们的惜水、爱水、节水意识。2004年“节水宣传周”以学生为重点宣传对象,在中小学开展了“我为节水做一件事”活动,在大学开展了“我为节水献一计”活动。2006年7月,在暑假来临之际,在全市中小学开展“暑假前的最后一课—节约用水”活动,发放了中小学生节水音像教材以及中小学生节水教育读本,将节水专题知识作为假前的礼物送给了中小学生。此次活动,带动全市广大中小学生树立资源危机认识,认识到节约资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节约资源的主人翁责任感,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自觉性,从小养成“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的良好节约习惯。
正是由于管水思路的转变,北京市的节水力度进一步加大了,全社会节水责任感和义务感代替了被动的奉命行事,再生水和雨水被更广泛地应用于冲厕、洗车、绿化、景观和市政杂用,节约了大量宝贵的水资源;产业结构不断调整,高耗水的农作物和工业产业被压缩;正是由于节水意识的普遍增强,居民家庭节水器具普及率不断提高,许多家庭的洗衣、洗菜、洗浴水得到了重复利用。水就这样被一点一滴地节省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