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采取科技手段,保护水源地

3.6 采取科技手段,保护水源地

做好乡村污水处理与再生水回用规划,优化污水处理与收集方式、处理规模、处理技术工艺和管理模式。将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收集系统分开建设,降低处理成本。有条件的地区建设蓄水池和生态湿地,力争在防洪、排水、污水治理、景观水利、生态水利与灌溉利用等的结合上取得突破。

大力发展环保产业,积极开发推广农村新能源技术,遏制农村面源污染严重,提高植被对水源的涵养能力。

建立农村饮用水水质及污染源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水污染监测与预警系统,增强环境监管的科技支撑能力。

开展地下水普查及地下水污染防治关键技术研究,对地下水进行脆弱性分区,科学划定水源保护区。加强水源地安全、生态补偿机制、水环境容量与承载力等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