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特殊情况的思考和建议
(一)影像学证据在诊断盆腔瘀血综合征的价值
盆腔瘀血综合征的诊断缺乏简洁有效的手段,需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影像学检查结果。
但对于长期的慢性盆腔痛,多次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的患者,B 超检查应重视宫旁血管的扩张程度。如临床表现提示本病可能,而又不能排除其他器质性病变引起的慢性盆腔痛时,均可建议患者接受腹腔镜检查,及早明确诊断,必要时可结合其他有创检查(如盆腔静脉造影)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二)各种影像检查临床应用
超声简便、无创可作为盆腔瘀血综合征筛查的首选方法,B 型超声诊断盆腔瘀血综合征的手术证实符合率为76%,而结合彩色多普勒技术的诊断符合率高达97%,但是阴性结果并不能除外盆腔瘀血综合征的可能。X 线盆腔静脉造影、腹腔镜和ECT 虽然也是诊断该病的可靠方法,但操作相对复杂,都有一定的损伤及限制条件;尤其ECT 检查,设备要求较高,不易在基层医院普及开展。
(三)提高影像学检查的诊断率
应用影像学方法诊断盆腔瘀血综合征,一定要结合盆腔静脉、盆腔静脉丛和盆腔静脉血流的特点,同时不要忘记影响盆腔血流的各种因素。所以诊断时一定要注意患者体位、呼吸、妊娠史和妊娠状况、月经周期和盆腔器质性疾病。例如,为提高逆行卵巢静脉造影诊断的敏感性,患者进行检查时应该处于半立位,同时做Valsalva 动作(即深吸气后屏气,再用力做吹气动作,并持续10 s 以增加腹压)。
(四)治疗手段的选择
一般先采用非侵袭性的药物治疗手段,如前述的各类激素治疗,无效者采用介入治疗,更严重者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方式的选择需考虑患者的年龄、生育要求、症状严重程度、前期是否接受过正规药物治疗等。无论采用药物或手术治疗,均需重视对患者的心理治疗。此外,目前有关本病的研究都是小样本的短期随访报道,应鼓励各大医疗机构开展各种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并进行长期随访,以提供更可靠的资料指导临床医生针对性地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黄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