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理

一、病理

异位子宫内膜可出现在身体不同部位,但绝大多数位于盆腔内,其中盆腔腹膜子宫内膜异位症约占75%;卵巢受累达半数以上,两侧卵巢同时波及者约50%;7%~37%累及肠管;16%累及泌尿系。盆腔外子宫内膜异位症常见于剖宫产和侧切手术的瘢痕处,罕见于脐、肺、肌肉骨骼、胃、肝脏、眼和脑等处。郎景和将子宫内膜异位症分为腹膜型、卵巢型、阴道直肠型和特殊部位型或盆腔外型4 个类型。日本学者根据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形态,在腹腔镜下可分为无色素性病灶,含色素性病灶和继发性病变等。五色素性病灶包括透明小水疱、浆液性囊泡和表面隆起等。含色素性病灶包括紫蓝色结节、血性囊泡、散在煤渣样灶、含铁血红素着色、点状出血斑、浆膜下出血等。Nezhat 等对216 个出血性囊肿(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进行了仔细的病理研究后,将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分为两型。Ⅰ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原发性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较少见,直径1~2 cm 大小,含深褐色液体,囊壁均由子宫内膜组织,是真正的子宫内膜异位囊肿。Ⅱ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继发性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临床最常见,它是卵巢功能性囊肿如黄体囊肿或滤泡囊肿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共同形成的。根据内膜异位结节与囊肿的关系又分为ⅡA、ⅡB 和ⅡC 三种亚型。继发性病变包括粘连与挛缩状瘢痕。阔韧带后叶和直肠子宫陷凹处可见膜状粘连形成的腹膜袋,袋底有时可见紫蓝色结节。有作者报道这些腹膜袋内半数可找到异位病灶。

显微镜下检查早期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在病灶中可见到子宫内膜上皮、内膜腺体或腺样结构、内膜间质及出血。有时临床表现典型,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组织病理特征极少,镜检时能找到少量内膜间质细胞即可确诊。异位子宫内膜可出现不典型增生,少数发生恶变,多为卵巢子宫内膜样癌或透明细胞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