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诊断
输卵管妊娠未发生流产或破裂时症状不明显,常需借助辅助检查。近年来国外对异位妊娠的诊断重点放在破裂前诊断及破裂前治疗,这样既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同时也减少了因输血而造成的交叉感染。国内文献报道认为血β-hCG、黄体酮和腹部B 超检查对未破裂前诊断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输卵管妊娠一旦破裂或流产,有明显的症状、体征,诊断一般不困难。
(一)血β-hCG 测定
β-hCG 测定是早期诊断异位妊娠的重要方法。异位妊娠体内hCG 水平通常较宫内妊娠低,因此需要用灵敏度高的放射免疫法或酶联免疫法测定血β-hCG。对保守治疗疗效评定有重要意义。对β-hCG 阴性,但症状明显者仍不能完全排除异位妊娠。
(二)黄体酮测定
血清黄体酮的测定对判断正常妊娠胚胎的发育情况有帮助。输卵管妊娠时,血清黄体酮水平偏低,多数在10~25 ng/mL。如果血清黄体酮值>25 ng/mL,异位妊娠概率小于1.5%;如果血清黄体酮值<5 ng/mL,应考虑宫内妊娠流产或异位妊娠。
(三)超声诊断
B 型超声检查对诊断异位妊娠有一定帮助。一般停经5~6 周若宫腔内未见孕囊,而在宫旁见低回声区或见到孕囊,提示有宫外妊娠可能;停经7 周后B 超提示子宫增大,宫腔空虚,在宫旁可见低回声区,见胚芽及原始心管搏动,则可确诊异位妊娠。当输卵管妊娠破裂或流产后,B 超查出腹腔内及直肠子宫陷凹内有无回声暗区,说明腹腔有积液,对诊断异位妊娠有一定价值。
(四)阴道后穹窿穿刺
阴道后穹窿穿刺是一种既简单又可靠的诊断方法,因直肠子宫陷凹为盆腔最低点,即使出血不多,也可积于此处。其方法用18 号或20 号穿刺针,自阴道后穹窿刺入直肠子宫陷凹内,而后回抽。若抽出暗红色不凝固血,可诊断腹腔内有积血;若抽出血液鲜红、放置10 分钟内自然凝固,可能穿刺针头误入血管;若血肿位置较高抽不出血液,可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做出诊断。后穹窿穿刺阴性者不能否定输卵管妊娠存在,需进一步做其他检查。
(五)腹腔镜检查
目前腹腔镜检查视为异位妊娠诊断的金标准,而且可以在确诊的同时进行治疗。腹腔镜检查适用于尚未破裂或流产的早期患者,大量出血或休克患者禁做腹腔镜检查。腹腔镜下可见患侧输卵管肿大,表面紫蓝色,腹腔内可见少量出血或无出血。
(六)子宫内膜病理检查
很少依靠诊断性刮宫进行异位妊娠的诊断。只适合于阴道出血多的患者,主要目的是排除宫内妊娠流产。将宫腔排除物或刮出物送病理检查,切片中见到绒毛,可诊断宫内妊娠,仅见蜕膜未见绒毛有助于异位妊娠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