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阴、阴道裂伤

二、会阴、阴道裂伤

会阴、阴道裂伤在分娩中大多数会阴与阴道裂伤同时存在。分娩时,由于先露部下降,直接压迫盆底组织,肛提肌向两侧、向下扩展,肌纤维伸长,肌束分离,会阴体变薄,尤其是在胎头娩出时,当俯屈不全或胎头较大或胎位不正时,易造成会阴阴道撕裂。有时,肩娩出时也可发生会阴阴道裂伤。

(一)病因

1.第二产程过快

常由于宫缩过强或产妇用力过猛,会阴阴道未能充分扩展,胎先露即很快经阴道娩出,从而引起裂伤。

2.胎儿因素

过大的胎儿、过期儿、胎方位异常,因过大或过硬的胎头对产道的扩撑过度而发生裂伤。也可因异常的方位,如持续性枕横、枕后位及面先露等导致胎头以较大的径线通过阴道,易发生裂伤。

3.阴道、会阴因素

如阴道狭窄、会阴体弹性差、会阴水肿、会阴阴道瘢痕等因素均可因无法充分扩展而发生裂伤。

4.助产不当

在施行阴道手术助产时,如产钳术、臀位助产或牵引术、胎头吸引等遇胎头过大,未行会阴切开或切口过小或接生者未能按正常机制助产,而导致会阴阴道裂伤。

(二)分类

按会阴及阴道撕裂程度可分为以下三度。

1.Ⅰ度会阴阴道裂伤

会阴及阴道后壁入口处黏膜、皮肤撕裂伤,未达肌层。

2.Ⅱ度会阴阴道裂伤

裂伤已达会阴体肌层,除肛门括约肌外的会阴体盆底肌群。累及阴道后壁,甚至阴道后壁侧沟向上撕裂,裂伤可不规则,解剖不易辨别,出血较多。

3.Ⅲ度会阴阴道裂伤

裂伤累及肛门外括约肌,甚至阴道直肠隔及部分直肠壁。此种裂伤出血不一定很多。

(三)处理

会阴阴道裂伤一旦发生应立即进行修补术,取截石位,先仔细检查伤口,了解裂伤分度,看清解剖关系。手术原则是尽量使组织按解剖复位,对合整齐。术中止血要彻底,缝合由深到浅,由上至下。组织间隙不留无效腔。缝合前要用两块盐水纱布向阴道内填塞,上推宫颈以阻止产道流血影响下方伤口缝合操作。

1.Ⅰ度裂伤

术者以左手中、食指分别置于阴道裂伤的两侧,并向下向后压迫阴道后壁,充分暴露出裂伤顶端。阴道黏膜裂伤一般采用1-0 肠线,从顶端上0.5 cm 处始,第1 针缝好后,作为牵引,向下缝合,可连续或间断缝合,于处女膜环处止。会阴部裂伤创口以1 号丝线间断缝合。缝合会阴阴道伤口有四个解剖标志点,可作为缝合时的参照,以利缝合整齐复位。①伤口阴道顶端。②伤口阴道处女膜环。③小阴唇的皮肤黏膜交界处(黑白交界)。④会阴伤口的下端或不规则裂伤的分叉处。

2.Ⅱ度裂伤

阴道部裂伤缝合同上,在完成阴道部缝合后,须先缝合深层的阴部肛提肌伤口。缝合中为防止缝针穿透直肠壁,可将左手食指伸入肛门内做引导,也可在缝毕后,行肛门指检。如穿透直肠壁,应立即拆除重缝,以免术后发生感染或形成肠瘘。缝合不宜过密,否则影响血供而愈合不良。会阴部皮肤复杂裂伤要尽量恢复解剖位置,注意三角皮瓣区的缝合及血供。

3.Ⅲ度裂伤

Ⅲ度裂伤是最严重的会阴裂伤,除盆底肌肉、阴道黏膜及会阴体裂伤外,还累及部分或全部肛门括约肌,甚至达直肠黏膜。因修补缝合较复杂,术者必须熟悉会阴部解剖。手术的关键是止血彻底、避免无效腔和恢复正常解剖关系。

首先,应充分清洗创面,重铺消毒巾。仔细辨认局部解剖关系后,阴道顶端置大块纱布。必要时重新局部浸润麻醉。如有直肠前壁裂伤,先用2-0 肠线间断缝合直肠黏膜,针距为0.5 cm,不要穿透黏膜,也可用1-0 丝线全层缝合直肠伤口。然后,将断裂的肛门括约肌断端钳夹提起,以1-0 肠线或7-0 丝线端-端缝合2 针。以1-0 肠线间断缝合肛提肌、会阴深浅横肌及球海绵体肌等组织。再依次缝合阴道及皮肤伤口。术后留置导尿管,行肛检,嘱产妇做缩肛动作,以了解肛门括约肌缝合后有无功能恢复。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每天清洁会阴,无渣饮食或流食3~4 天。前3 天服用肠蠕动抑制药阿片或复方樟脑酊以控制大便,此后改用液状石蜡20~30 mL,软化大便以防止大便干燥使伤口裂开。

(徐晓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