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和发病机制
2025年11月03日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成熟卵泡排卵后,其裂口不久及被凝血块堵塞,如无血块堵塞,且卵泡内的血管不闭锁,可出血到腹腔内,此种出血多发生在月经中期。成熟卵泡排卵后形成黄体,此时如已凝的血块脱落,也可发生出血,此种出血大多发生在月经前期。出血多少与卵巢充血程度、卵巢基质和血管是否硬化缺少收缩力,以及小动脉是否破裂有关。
卵泡破裂为多病因性,可有以下几种情况。
(1)卵巢扭转、子宫脱垂、盆腔炎等。
(2)卵巢直接或间接受到外力影响而发生破裂,如性交、腹内压增高(大便用力、恶心呕吐、举重物等)。
(3)卵巢功能变化,如过度的冷浴、热浴,长期应用雌激素或孕激素引起卵巢功能变化,或因卵巢酶系统的功能过度活跃,造成出血倾向或凝血障碍。
(4)血液变化,如贫血、营养不良,或其他情况引起的血小板损害及血液成分改变,导致出血。
卵巢破裂80%为黄体或黄体囊肿破裂,大多数在月经周期的最后一周,偶可有在月经第1~2 天发病者。少数为滤泡破裂,常发生在成熟卵泡,因而发病一般在月经周期第10~18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