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处理
处理原则是抑制宫缩、制止出血、纠正贫血和预防感染。根据前置胎盘的类型,阴道流血量、妊娠周数、产次、胎位,胎儿存活情况,是否临产,宫口开大程度,有无休克等全面考虑,选择恰当处理方法。
(一)期待疗法
适用于妊娠<34 周,胎儿体重<2 000 g,阴道流血量不多,全身情况好的孕妇。目的是在确保孕妇安全的前提下,继续延长胎龄至达到或接近足月,以提高围生儿的存活率。
阴道流血期间应住院治疗,取左侧卧位,绝对卧床休息,血止后方可轻微活动。严密观察阴道流血情况,配血备用;定时间断吸氧每日3 次,每次30 分钟;禁止性生活、阴道检查、肛门检查;给予镇静及止血药物,积极纠正贫血;必要时可给予宫缩抑制剂,如硫酸沙丁胺醇、硫酸镁等;密切监护胎儿宫内生长情况,估计近日需终止妊娠者,若胎龄<34 周,应促胎肺成熟,可给予地塞米松5~10 mg,肌内注射,每日两次,连用2~3日,有利于减少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紧急时可羊膜腔内一次性注射。
(二)终止妊娠
对阴道大出血或反复多次出血致贫血甚至休克者、无论胎儿成熟与否,为了母亲安全应终止妊娠;胎龄达36 周以上;胎儿成熟度检查提示胎儿肺成熟者;胎龄未达36 周,出现胎儿窘迫征象,或胎儿电子监护仪发现胎心率异常者应终止妊娠。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终止妊娠的方式。
1.剖宫产术
由于剖宫产能迅速结束分娩,并能在直视下处理胎盘而迅速止血,对母儿较安全,已成为前置胎盘的主要急救措施及分娩方式。完全性前置胎盘必须行剖宫产终止妊娠,近年来对部分性或边缘性前置胎盘也倾向行剖宫产。
剖宫产术的注意事项为:①术前应积极纠正休克、备血、输液。②子宫切口视胎盘位置而定。术前B 型超声检查胎盘位于子宫下段前壁,选下段偏高纵切口或体部切口,胎盘附着于后壁可行下段横切口。③胎儿娩出后,立即子宫肌壁注射缩宫素10~20 U 或麦角新碱0.2~0.4 mg,加强子宫收缩,并徒手剥离胎盘。由于子宫下段肌层菲薄,收缩力弱,胎盘附着面的血窦不易闭合止血,因而出血较多,最简捷的方法是在明胶海绵上放凝血酶,快速置于出血部位再加纱垫压迫,持续压10 分钟。或宫腔及下段填纱条,或用可吸收线8字缝合血窦、双侧子宫动脉或髂内动脉结扎。若以上方法无效或合并胎盘植入,应行子宫全切术或子宫次全切除术。
2.阴道分娩
边缘性前置胎盘,枕先露,阴道流血不多,估计在短时间内能结束分娩者,可予试产。决定阴道分娩后,先行人工破膜,破膜后使先露部下降压迫胎盘止血,并可促进子宫收缩,加速分娩。若破膜后胎先露部下降不理想,仍有出血或分娩不顺利,应立即改行剖宫产。
(三)预防产后出血及感染
当胎儿娩出后,及早使用宫缩剂,以防产后大出血。产时、产后给予抗菌药物,预防感染,并注意纠正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