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治疗

三、治疗

(一)手术治疗

1.子宫切除术

子宫切除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也是唯一经循证医学证实有效的方法,可以根治痛经和(或)月经过多,适用于年龄较大、无生育要求者。近年来,阴式子宫切除术应用日趋增多,单纯子宫腺肌病子宫多小于12 孕周,行阴式子宫切除多无困难,若合并有子宫内膜异位症,有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或估计有明显粘连,可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虽然有研究表明腺肌病的子宫有10%稍多病变可累及宫颈,但也有研究表明腺肌病主要见于子宫体部,罕见于宫颈部位,只要保证切除全部子宫下段,仍可考虑行子宫次全切除术。

2.保守性手术

主要有子宫腺肌病病灶挖除术、子宫内膜去除术和介入治疗。还有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和病灶消融术(使用电、射频和超声等能量)。近年来报道增多,但这些手术的效果均有待于循证医学研究证实。

(1)子宫腺肌病病灶挖除术:适用于年轻、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子宫腺肌瘤一般能挖除干净,可以明显地改善症状、增加妊娠机会。对局限型子宫腺肌病可以切除大部分病灶,缓解症状。虽然弥漫型子宫肌腺病做病灶大部切除术后妊娠率较低,仍有一定的治疗价值。术前可使用GnRH-a 治疗3 个月,以缩小病灶利于手术。切除前在手术部位注射稀释的垂体后叶素盐水(12 U 溶于50 mL 生理盐水中)可明显减少出血,降低手术难度。我们一般使用单极电钩,在病灶最突出处做横梭形切口,注意保留外围肌肉组织,之后分两层缝合创面。做病灶挖除术的同时还做子宫神经去除术或子宫动脉阻断术试图增加疗效。近年来已经有30 例手术的经验,患者主要是已经生育过但要求保留子宫者,切除病灶称重在15~120 g 之间,术后痛经均缓解,随访一年痛经复发率为10%左右,但疼痛程度仍轻于手术前,远期效果仍在观察中。最近日本学者Takeuchi 等报道腹腔镜下手术的经验,先在手术部位注射稀释的垂体后叶素盐水,然后在病灶处做横H 形切口,可挖出大部分病灶,且不容易穿透到宫腔,然后将包绕病灶的肌层折叠缝合。

(2)子宫内膜去除术:近年来,有报道在宫腔镜下行子宫内膜去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病,术后患者月经量明显减少,甚至闭经,痛经好转或消失,对伴有月经过多的轻度子宫腺肌病可试行。夏恩兰等用TCRE 治疗子宫腺肌病28 例,术后随访3~34 个月,26 例疗效满意,成功率92.86%,患者月经均有改善,贫血治愈,18 例术前痛经者77.8%术后痛经消失,22.2%减轻。国外也有类似报道。但对浸润肌层较深的严重子宫腺肌病有术后子宫大出血急诊行子宫切除的报道。有作者报道TCRE 术毕宫腔即刻放置释放左旋18-甲基炔诺酮的宫内节育器(LNG-IUS,曼月乐)明显增加了术后一年的闭经率,减少了再干预率。也有报道子宫腺肌病患者经行子宫内膜去除术后月经减少,痛经也消失。由于该方法简单、安全,值得进一步研究。

(3)介入治疗:近年来,有不少作者报道用动脉栓塞疗法(TAE)治疗子宫腺肌病。以Seldinger 技术完成双子宫动脉或双髂内动脉前干起选择插管,造影证实后,用携带有抗生素的新鲜明胶海绵颗粒(直径1~3 mm)进行栓塞,近期效果明显,月经量减少约50%,痛经缓解率达90%以上,子宫及病灶体积缩小显著,彩色超声显示子宫肌层及病灶内血流信号明显减少。用明胶海绵为栓塞剂进行TAE 治疗的子宫腺肌病患者,TAE 后7天,正常子宫肌层血流稀少,病灶内血流稀少或无血流,治疗后7~30 天,子宫肌层的血液供应逐渐恢复,病灶的血液供应绝大部分不能恢复。但TAE 治疗还有一些并发症尚未解决,远期疗效尚待观察,对日后生育功能的影响还不清楚,临床应用仍未普及,还有待于进一步积累经验。

(4)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台湾Wang CJ 等报道通过腹腔镜行子宫动脉阻断术治疗20 例有症状的子宫腺肌病患者,术后半年子宫体积缩小0.4%~74.0%,16 例月经过多中13 例出血得到控制,5 例出血量恢复至正常或较前减少;16 例痛经者12 例缓解,6 例无须再用止痛药。但有9 例患者术后出现非周期性腹痛,其中3 例随后做了子宫切除术。由于疼痛不能得到完全缓解,多数患者对手术效果并不满意。

(二)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只是暂时性的,对年轻有生育要求,近绝经期者或不接受手术治疗者可试用达那唑、内美通、孕三烯酮或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或激动剂(GnRH-a)等,用药剂量及注意事项同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假绝经药物治疗期间痛经虽然消失,但停药后疼痛经常很快复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或激动剂(GnRH-a)治疗也可以使子宫缩小,患者闭经,痛经消失。

近年来,国内有作者报道用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腺肌病,患者于月经第1~3天口服米非司酮(10 mg/d)3 个月,治疗后患者停经,痛经消失,子宫体积明显缩小,副作用少见。我们曾做动物实验,发现米非司酮不但能明显阻断小鼠子宫腺肌病的发病,而且可以缩小子宫和腺肌病病灶,减轻病变程度,与人类子宫腺肌病药物治疗的结果一致。

左旋炔诺黄体酮埋植剂可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腺肌病,治疗后虽子宫体积无明显缩小,但痛经缓解率达100%。国内外报道用携带有左旋炔诺黄体酮的宫内节育器(LNC-IUS,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病痛经及月经过多有一定效果。我们个别病例已观察到带器后3 年多,初步看来,曼月乐对月经过多和轻、中度痛经效果较好,对重度痛经不够有效,还有一定副作用,目前北京正在开展一项多中心前瞻性研究探讨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确切疗效。

鉴于子宫腺肌病患者常出现月经过多和(或)贫血,子宫内膜的血管明显增生,微血管扩张,使用血管生长抑制剂抑制子宫内膜及肌层内的血管生长应该有助于减少月经量及减轻痛经症状。考虑到全身用药对人体健康可能会有一些不良影响,能否通过局部用药比如宫腔内用药,或将药物载入宫内节育器通过局部作用治疗患者的月经过多和(或)痛经很值得研究。

(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