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的临床经过
(一)第一产程的临床经过
1.规律宫缩
产程开始时,宫缩持续时间较短(约30 s),间歇期较长(5~6 分钟)。随着产程进展,宫缩持续时间逐渐延长(50~60 s),间歇时间逐渐缩短(2~3 分钟),到宫颈口近开全时,间歇时间仅1~2 分钟,持续时间可达1 分钟或1 分钟以上。
2.子宫颈口扩张
随着子宫收缩增强,子宫颈口逐渐扩张、胎先露逐渐下降。子宫颈口扩张的规律是先慢后快,可分为两期。
(1)潜伏期:从规律宫缩到宫颈口开大3 cm,平均每2~3 小时开大1 cm,约需8 小时,超过16 小时为潜伏期延长。
(2)活跃期:从子宫颈口扩张3 cm 到子宫颈口开全,此期又分为加速阶段、最大倾斜阶段和减速阶段。此期扩张速度明显加快,平均约4 小时,超过8 小时为活跃期延长。
若不能如期扩张,多因宫缩乏力、胎位不正、头盆不称等原因。当宫口开全时,宫口边缘消失,子宫下段及阴道形成宽阔管腔。
3.胎先露下降
在观察宫颈扩张的同时,要注意胎先露下降的程度,以坐骨棘平面为标志判断先露高低。
为细致观察产程进展,及时检查记录结果,及早处理异常情况,目前临床上多绘制产程图(图10-17)。产程图是以临产时间(h)为横坐标,以宫口扩张程度(cm)为纵坐标在左侧,先露下降程度(cm)在右侧,画出的宫口扩张曲线和胎头下降曲线,对产程进展可一目了然。

图10-17 产程图
4.胎膜破裂
胎膜破裂简称破膜。随着宫缩逐渐增强,当羊膜腔压力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自然破膜。破膜多发生在宫口近开全时。
(二)第二产程的临床经过
第二产程子宫收缩频而强,宫口开全,胎膜已破,胎头降至阴道口,会阴逐渐膨隆,变薄,肛门隆起。胎头下降压迫直肠时,产妇有排便感,不由自主地向下屏气,在宫缩时胎头露出于阴道口,间歇时又缩回,称胎头拨露。经过几次拨露以后,胎头双顶径越过骨盆下口(骨盆下口),宫缩间歇时不再回缩,称为胎头着冠。此后,胎头会发生仰伸、复位及外旋转等动作,继之胎肩、胎体娩出,羊水随着涌出,第二产程结束。
(三)第三产程的临床检查
胎儿娩出后,子宫底降至脐平,子宫收缩暂时停止,产妇感到轻松。几分钟后,宫缩重新又开始,促使胎盘剥离娩出。由于子宫腔容积突然缩小,胎盘与子宫壁发生错位而剥离,然后排出。
胎盘剥离的征象有:①子宫底上升,子宫收缩呈球形。②阴道少量流血。③阴道口外露的脐带自行下降延伸。④用手掌足侧在耻骨联合上方按压子宫下段时,子宫体上升而外露的脐带不再回缩。
胎盘剥离及排出方式有两种。①胎儿面娩出式:特点是胎盘从中央开始剥离,胎盘后血肿逐渐扩大,而后边缘剥离,胎盘的子体面首先露出阴道口,胎盘娩出后,才有少量阴道流血。这种方式多见,出血量较少。②母体面娩出式:特点是胎盘从边缘开始剥离,血液沿剥离面流出,娩出时以胎盘母体面先露出阴道口,先有较多阴道流血,尔后胎盘排出。这种方式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