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及发病机制
2025年11月03日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1.胎膜早破
羊膜腔感染综合征常见于胎膜早破的孕妇。胎膜早破后,胎膜的屏障作用消失,阴道细菌可经宫颈上行直接侵入宫腔,引起感染。胎膜早破的时间越久、产程越长,发生感染的机会越大。
2.血供感染
产妇一般抵抗力较差,如贫血、营养不良,产时曾经反复阴道检查或肛诊等感染因素,病原体可经母体血供或经羊膜外途径经胎盘、胎膜侵入羊膜腔,故亦可能发生于胎膜未破等待产例,但罕见。
3.病原体引起羊膜腔感染
综合征的病原体有很多种,可能由其中一种或多种混合感染。病原体可来自外界环境,但多为寄生于阴道内的内源性细菌。最常见的是厌氧链球菌、β-溶血性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和葡萄球菌。近年还发现感染与支原体有关。正常妇女阴道及宫颈中培养出支原体者占70%。有人在剖宫产时,从宫颈、子宫内膜及输卵管培养支原体,发现阳性率为42%~56%,胎膜破裂者中的阳性率比胎膜未破者高,提示支原体,亦可能为羊膜腔感染综合征的常见病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