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表现及诊断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

1.羊膜腔感染

临床表现较为隐晦,缺乏特异性,尤其在早期极难察觉。孕妇表现为发热、心率增快、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达15~20×109/L,分类计数:中性粒细胞>0.90 或更高,已是晚期症状。子宫压痛、宫颈分泌物呈脓性、出现分娩先兆等症状时,表明感染已到更晚阶段。因此,早期辨明羊膜腔有感染存在,极为重要。唯有对胎膜早破的孕妇,特别是胎膜已破>24 小时者,密切观察,出现任何异常情况,如脉搏增快、发热、血象升高,应首先考虑羊膜炎可能。胎心率增快亦是羊膜腔感染的主要症状。

2.阴道拭子和中段尿细菌培养

阴道、宫颈或泌尿系统感染的存在常提示有羊膜腔感染的可能。为此,做阴道拭子及中段尿细菌培养,进一步明确诊断。

3.羊水分析

国外有不少报道经腹穿刺抽取羊水,做羊水分析,对识别早期或潜在的羊膜腔感染有重要临床意义。但由于有引起早产及其他并发症的可能,国内学者主张应严格掌握指征,审慎施行。羊水分析包括如下。

(1)羊水涂片:经腹抽取的羊水涂片做革兰染色后,镜下检查,查到有细菌表明有感染。如无临床症状,提示有潜在感染。方法简单,快速,在培养结果出来之前即可初步做出判断。尤其对厌氧菌培养缺乏条件时,根据见到的细菌种类还可提供诊断依据。

(2)羊水中白细胞:胎膜等宫腔内孕产物受细菌感染后引起机体组织的防御反应,白细胞增加并移行至羊水中,故羊水中有白细胞存在,可诊断有感染存在。

(3)羊水细菌培养:经腹抽取的羊水做细菌培养,除做一般需氧菌培养外,必须做厌氧菌培养。

(4)血清C-反应蛋白(CRP)测定:CRP 在慢性炎症过程、感染及组织坏死时增加。早在20 世纪80 年代已有人用以鉴定早期胎膜破裂病例是否有羊膜腔感染,并以CRP≥2 mg/dL作为病率与非病率的分界,获得100%的预测准确率,无假阳性及假阴性,现已是羊膜腔感染早期较敏感的实验室检查项目,比其他指标,如体温、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至少提早12小时出现上升,而且在妊娠期间只有绒毛膜羊膜炎或其他感染发生时才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