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治疗

三、治疗

(一)一般治疗

左侧卧位休息,给氧,对精神紧张、估计短时间不会分娩的患者可用苯巴比妥镇静,胎膜早破的患者加用抗生素。

(二)抑制宫缩

先兆早产,以及早产临产孕妇无继续妊娠禁忌证、胎膜未破、初产妇宫颈扩张在2 cm以内、胎儿存活、无宫内窘迫者,原则上尽可能抑制宫缩,维持妊娠。除卧床休息外,给予宫缩抑制剂药物,常用药物如下:

1.β 受体激动剂

此类药物作用于子宫的β 受体,抑制子宫收缩。主要不良反应有:母儿心率加快、血糖升高、恶心、出汗、头痛等。故有糖尿病、心血管器质性病变、心动过速者禁用或慎用。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有:①沙丁胺醇每次口服2.4~4.8 mg,6~8 小时一次,通常首次剂量4.8 mg,宫缩消失后停药。②利托君150 mg 加入5%葡萄糖液500 mL 静脉滴注,开始保持50~100μg/min 滴速,每30 分钟增加50μg/min,最大给药浓度不超过300μg/min,宫缩抑制后至少持续滴注12 小时,再改为口服10 mg,4~6 次/h。

2.硫酸镁

镁离子对钙离子有拮抗作用,能抑制子宫收缩。一般首次使用25%硫酸镁10 mL,加入25%葡萄糖液,缓慢静脉注射。然后用25%硫酸镁60 mL 加入5%葡萄糖液1 000 mL中,以每小时2 g 的速度静脉滴注,直到宫缩停止。用药过程中要求每分钟呼吸不少于16次、膝腱反射存在、每小时尿量不少于25 mL。

3.钙离子拮抗剂

钙离子拮抗剂是一类能选择性减少慢通道Ca2+内流,因而干扰细胞内Ca2+浓度而影响细胞功能的药物,能抑制子宫收缩。常用硝苯地平5~10 mg 舌下含服,每日三次,应密切注意孕妇心率及血压变化。已用硫酸镁者慎用。

(三)提高早产儿成活率

若孕妇宫口开大,胎膜早破,则早产已不可避免。①给予氧气吸入。②分娩前给予孕妇地塞米松5 mg 肌内注射,每日3 次,连用3 日,时间紧迫时也可静脉注射或羊膜腔内注射地塞米松防止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③为减少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发生,产前孕妇肌内注射维生素K1 10 mg,每日一次,连用3 日。产时适时作会阴后一侧切开,缩短第二产程。对早产胎位异常者,估计胎儿有可能存活可考虑剖宫产。④临产后一般不用有抑制胎儿呼吸作用的镇静剂:如吗啡,哌替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