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戒七录》自序

《劝戒七录》自序

善恶两报,昭昭不爽,天所以示人者也。余逐事录以警世,当亦天之所许乎!此心而隐合于天也,即善念矣;此书而风行于世也,即善缘矣。余旧有《劝戒六录》,刻在闽中,至今十有三年。此念未敢自阻,日见月闻,续有采辑,又成《七录》《八录》二编。累岁奔波,一官闲散,未能续刻,恒以为歉。今夏权理杭道篆务,幸余薄俸,亟先以《七录》付梓,略偿老愿。殆萌一善念,必有善缘应之,此说信欤?将善念自此益坚,即善缘绵延,自此不绝。《八录》可次第就梓,而《九录》《十录》更相继续成,余之志也。即书此以志善缘云。

光绪四年秋九月,敬叔老人,记于四明试院,时奉差需次郡城。

【译文】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清楚明白,没有差错,上天借此以警示世人。我随时将所见所闻的各种事情记录下来用来警世,应当也是上天所许可的吧!我的这点苦心若能暗合天意,就是善念了;这本书若能风行于世,就是善缘了。我从前写有《劝戒六录》,刊刻于福建,至今已有十三年了。我的这点善念不敢有所懈怠,所见所闻,日积月累,不断采录编辑,如今又编成《劝戒七录》《劝戒八录》二书。我长年累月奔波在外,忝任一个闲散的官职,未能随即刊刻,时常感到遗憾。今年夏天,我代理杭嘉湖道的职务,侥幸节余了一些微薄的薪俸,急忙先将《劝戒七录》付印,稍微满足我多年的心愿。大概善念一旦萌生,必有善缘相应,这种说法是真实不虚的!而且善念从此将更加坚定,那么善缘也会自此绵延不绝。《劝戒八录》也可相继付印,而《九录》《十录》也能相继续写完成,这是我一直以来的志愿。于是,我写下这几句话来记述其中的缘起。

光绪四年(1878)秋九月,敬叔老人(梁恭辰)写于四明试院,当时我正接受委派,在杭州候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