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11 程太封翁

8.3.11 程太封翁

江西新建程太封翁,性耿介,躬耕自食其力。娶太夫人某氏,井臼亲操,家业蒸蒸日上,后渐致富。夫妻益行善事,所制升斗,俱有复底,籴则加板一层,粜则去之。晚年盈赀累万,儿孙绕膝。

双庆古稀,是日戚党毕集,太夫人受贺毕,忽入房端坐含笑而逝。时方暑月,举家惶恐无措,以天热不能备礼,草草殡殓。又虑被人口实,仓卒葬于田陇。后有形家过其地,见之叹曰:“此吉穴也,必热葬易于得气,子孙登祥乃速,且贵不可言。”

不数年间,其孙晴峰先生矞(yù)采,辛未进士,官至两湖总督;憩棠先生楙(mào)采,甲戌翰林,官至浙江巡抚;霁亭先生焕采,庚辰翰林,官至江苏藩司,兼摄巡抚。其他曾孙,科第仕宦,至今不绝。益知其受福有自也。

按晴峰先生,与家大人同官京师,又同外宦,相交甚密。家大人苏抚后任,即为晴峰。先生兄弟在京时,尝自述先德之贤,宜其报之速也。

【译文】江西新建县程老先生,是一位太封翁(古时尊称做官者的父亲为“封翁”,祖父即为“太封翁”),为人正直,不同于流俗,亲自耕种劳作,自食其力。迎娶太夫人某氏,亲自操持家务,家业蒸蒸日上,生活越来越好,后来渐渐富裕起来。夫妻二人更加努力做善事,买卖粮食轻入重出,甘愿吃亏,所制作的升、斗(量粮食的器具,十升为一斗),都有双层底,买米时加一层隔板,卖米时去掉隔板。晚年的时候,家产达到了上万两白银的规模,子孙满堂。

老两口都活到七十岁以上,这一天为二老贺寿,亲朋好友都来了,太夫人接受拜贺之后,忽然回到房间端坐着面带微笑离世。当时正值炎热的夏季,全家人惊慌失措,因为天气炎热,葬礼也没办法做到特别周到完备,只能草草殓葬。又担心给别人留下话柄,仓促之间,便葬在自家的田地里。后来,有一位风水先生路过他们家的田地,抬眼一望,说:“这是风水宝地,只是必须要热葬才容易得地气,子孙发达才快,而且将来富贵的程度无法用言语表达。”

不过几年的时间,程老先生的孙子程矞采,字蔼初,号晴峰,嘉庆十六年(1811)辛未科进士,官至湖广总督;程楙采,字曜初,号憩棠,嘉庆十九年(1814)甲戌科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官至浙江巡抚;程焕采,字晓初,号霁亭,嘉庆二十五年(1820)庚辰科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江苏布政使,代理巡抚。(人称“一门三督抚”。)其他的孙子辈、曾孙辈中,登科及第、入仕做官的,到现在都绵延不绝。更加知道获取这种福报,是有很深的渊源和来由的。

按,程矞采先生,和我父亲同时在京城做官,又同时外放到地方上任职,交往很密切。我父亲担任江苏巡抚之后的下一任,就是矞采先生。先生兄弟在京城的时候,曾经亲口对人讲述他们祖先的贤德事迹,也就不难理解他们家获得福报如此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