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22 凤凰山

8.2.22 凤凰山

余姚杨生,赴浙省。日暮,风雪交加,泊舟于凤凰山下。见岸上一人,仪容修伟,衣襦尽湿,伥伥(chāng chāng)无所之。杨见而异之,呼之登舟。及泊舟登岸,谓杨曰:“君以我何如人也?我江洋巨盗,见君舟载多金,思欲计取,随君行已六七日,而君未之知也。蒙君推食解衣,诚义士。我不忍陷义士于穷途,今将别君远去。此后凡江行风雨,遇有萍泊无依人,皆我辈也。君其早自察焉,庶不负今日临别赠言之意也。君如不信,请归视藏金,我悉阴志之矣。”言讫,一拱而去。杨惶遽归舟,视其箱,封锁如故。及启藏金,每封益以五铢钱各二,而封皮无损焉。杨自是逢人称异。有知之者曰:“此江湖暗算之术,如欲破之,惟银封内,益以钱米,或封外糊以官印,其术即不能灵云。”

夫推解之恩,施之于盗,犹有以报之。何施之朋友,而竟冥然罔觉。然犹谓是交友之直道也。每见今世友朋,当其同时未遇,以为生死可共、患难可依;无何而捷足先登者,遂昂然自得矣;又无何而功利当前,反挤之入井又下石焉。昔日论交之语,岂遑念哉;昔日推解之恩,岂计及哉?余尝有言:与其友损友,毋宁友盗。言虽近盗,亦有为言之也。

【译文】余姚有一位姓杨的读书人,要去浙江省城杭州。天色已晚,风雪交加,所乘的船停泊在凤凰山(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城区西南)脚下。看见岸上有一个人,身材高大,身上衣服都湿透了,无所适从的样子。杨某见到他之后感觉很奇怪,就把他叫到船上来。等到将船停泊下来,二人一起上岸,那人对杨某说:“先生以为我是什么人?我其实是江洋大盗,看见先生的船上装载了很多银子,想着用计谋来获取,跟随先生走了已经六七天了,而先生并不知道。承蒙先生在衣服饮食上对我的关心和帮助,真是一位慷慨的义人。我不忍心让您这样的义人陷入绝境,所以今天要向先生告别,到很远的地方去了。今后凡是顶风冒雨在江上行船的时候,遇到漂泊不定、无依无靠的人,都是我们这样的人。先生应该自己留心,及早察觉,才不辜负今天临别赠言的好意。先生如果不相信,可以回去看一下所藏的银子,我都悄悄地做过标记了。”说完之后,拱手施了一礼就离开了。杨某惶恐不安地回到船上,看了一下箱子,仍然封锁完好。打开箱子一看,里面所藏的银子,每一封都多了两枚五铢钱(一种古代钱币,始铸于汉武帝,重五铢,上有篆体“五铢”两字,自汉迄隋,皆有冶铸,大小不一),而封皮完好无损。杨某从此以后逢人便称述这件事的奇异。有明白人说:“这是江湖上暗算盗取别人钱财的邪术,想要破解的话,只有在银子的包装里面,放进一些铜钱和粮食,或者封皮上盖上官府的印章,这种邪术就不灵验了。”

对盗贼施以衣服饮食方面的恩惠,都能够得到他的报答。为何对朋友施以恩惠,却竟然无动于衷呢?但是仍然可以说这是朋友之间交往的正直之道。常常见到当今的很多朋友之间,在他们还没有发迹的时候,以为可以生死与共、患难相依;后来如果其中的一个先人一步取得成功,就开始洋洋自得了;再后来面对功名利禄的诱惑,反而相互排挤,甚至落井下石。当初交往亲密时所说的话,哪还想得到呢;当初接受朋友的关心和帮助,哪还在乎呢?我曾经说:与其和对自己有害的朋友交往,还不如和盗贼交往。这话虽然有江湖气,也能说明一定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