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8 丁世才
2025年08月10日
8.2.8 丁世才
丁世才秦州关子镇人,后家于巩。九岁失怙,母何氏,绩纺度日,抚子成人。娶王氏,夫妇皆孝谨。母临终谓曰:“我以多病累儿,今辞世,儿可安枕矣。”又曰:“墓间荒凉,夜来怕人。”丁对曰:“母勿虑,儿当为母作伴也。”葬之夕,负杖出城,家贫不能造庐,旷野孤身,衣雪餐风,拱立墓所。终夜诵经,天明方归,又作餬口计也。自正初至四月,凡百夜。邑孝子朱煦斋,闻而嘉之,因为讲说字义,渐知书。有道者李姓,居莲峰山,丁访之,授以医术,获小康。子亦入学。
【译文】丁世才,是甘肃秦州(今天水市秦州区)关子镇人,后来迁移到巩昌(古地名,府治陇西)安家。九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何氏,靠纺纱织布维持生活,抚养儿子长大成人。娶妻王氏,夫妻二人都很孝顺,做事谨慎周到。母亲临终前对孩子说:“我因为一直生病拖累了儿子,今天要离开这个世界了,儿子可以无忧无虑了。”又说:“坟墓之间荒凉冷落,夜里会怕人。”丁世才说:“母亲不要担心,儿子可以给您做伴。”安葬母亲的那天夜里,手扶孝杖走出城外,因为家贫没有办法在坟墓旁边搭建小房子,在空旷的野外孤身一人,顶风冒雪,风餐露宿,拱手站立在墓地。整晚念诵经文,天亮了才回去,然后想办法到外面做工来养家糊口。从正月初到四月,共计一百个夜晚。本县的孝子朱煦斋,听说了丁世才的事迹后,大为称赞,于是教他读书认字,渐渐能够识字读书。有一位姓李的道士,居住在莲峰山(又名首阳山、马鹿山,位于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莲峰镇),传授给他医术,然后给人治病,渐渐获得了小康生活。儿子也入学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