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15 酷报

7.5.15 酷报

吴莲芬曰:乾隆间有甘泉令某,巧于贪婪。时淮盐正盛,某令豢养不逞辈数人,日事罗织。凡商家每一举动,必百计驱之陷穽,为生财地。

扬州徐宁门外河东,有一寺,其僧素以富名。一日,一少妇艳妆肩舆而来,仆从如云。僧见之,恭敬有加。少妇入方丈坐定,曰:“供献未来,且少憩。”僧侧坐陪侍。正坐间,突有大汉拥进曰:“和尚藏妓在密室,何其乐也?”僧曰:“毋乱言,此某商家太太也。”大汉曰:“此某妓也,何太太之有。”再觇(chān)其舆夫仆从,皆无矣。遂以索,共牵之官。某令如得奇货,僧厚贿之乃已。因又传询商家,何妓不别姓是托,而特汝是托,可见平时有妇女入庙之事,商又贿之。如此者不一其事,故有剥皮之混号。

在官以暴疾死,家口流寓扬城。未数年,室如悬磬。未适之妾尚有二三人,并其儿媳、室女,相率为娼。此光禄公亲见其虐,而亲见其报者,尝述以为戒云。

【译文】吴莲芬说:乾隆年间,甘泉县(今扬州市)县令某,为人贪婪,擅于巧取豪夺。当时江淮一带盐业兴盛,某县令叮嘱自己豢养的几个为非作歹之人,每天为盐商罗织罪名。凡是盐商有所举动,某县令必会千方百计驱使盐商落入陷阱,以此作为生财之法。

扬州徐宁门外河东,有一座寺院,寺里的僧人素来以富有而闻名。一天,一个少妇浓妆艳抹乘轿而来,仆从众多。僧人见到少妇,对其恭敬有加。少妇进入方丈室中坐定,说:“供品还没有送过来,暂且稍等片刻。”方丈坐在一边陪侍。两人正坐着时,突然有个大汉闯进来说:“和尚把妓女藏在密室里,多么快乐啊。”方丈说:“你不要乱说,这是某盐商家的太太。”大汉说:“她是某妓女,哪里是什么太太?”少妇再看自己带来的轿夫、仆从,全都不见了。于是,大汉将方丈与少妇捆绑,一同牵到县衙。某县令见到他们就像得到奇珍异宝一样,方丈重金贿赂了县令一番才得以脱身。于是某县令又传询盐商,问盐商那个妓女为何不假托是别人的太太,却只假托是你的太太,可见平时你家有妇女入庙之事,盐商也重金贿赂了某一番。像这样的事不止一件,因此某县令有“剥皮”的外号。

后来,某县令因突然患病死在任上,其家属流落寄居在扬州城中。没过几年,家庭就一贫如洗了。他的二三个尚未改嫁的小妾,连同他的儿媳、女儿,相继沦落为娼妓。我的父亲光禄公曾亲眼见过这个县令的残暴狠毒,也亲眼见到他遭受恶报,并对人讲述此事作为劝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