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1 戒杀

7.2.1 戒杀

丹徒安港江面,有老鼋,聚族以居,生息蕃衍。沿江渔者,尝捕得鼋,大如盆,以献富室赵某。赵甘之,厚予之值。渔者益百计捕鼋,得即献赵,恒获重利以归。如是以为常。

越岁余,赵忽梦至东岳庙,与一人对簿,锐头而肥躯,自称江中老鼋,诉赵以口腹之欲,杀其子孙不少。岳帝问赵,赵具服渔者献鼋状。帝因责赵曰:“老鼋窟宅于此有年,素不为行旅害。彼渔者何知,尔素封之家,不知放生惜福,乃反纵其饕餮(tāo tiè),多杀生灵,阴律不能为尔贷。”赵哀求改过,且发愿:“如蒙释回,当戒杀放生,凡牛犬及不常见之物,永禁不食,以赎前愆。”陈乞再三。乃命薄予杖责,以泄老鼋之忿。杖讫,复谕之曰:“一念之善,鬼神福之。尔果能戒杀放生,永禁牛犬,自有善报。若仍恣肆如前,不尔宥也。”因命鬼役导之出。

及醒,两股青紫,肿痛数日,杖而能起。不自隐讳,述以戒人。遂举鼋鼍(tuó)龟鳖及牛马驴犬之类,合家戒食。又不惜金钱,买物放生。数岁之后,家资益富,财雄一乡。

【译文】丹徒县安港江面,有一只老鼋,聚族以居,生息繁衍。沿江的渔人,曾捕获了一只形大如盆的鼋,献给了富户赵某。赵某食用后,觉得味道鲜美,给了渔人丰厚的报酬。渔人更是千方百计地捕鼋,捕获就献给赵某,每次都能得到许多钱回家。渔人对此习以为常。

过了一年多,赵某忽然梦见自己来到东岳庙,与一人对质,其人头尖体肥,自称是江中的老鼋,控诉赵某因口腹之欲,杀害了其不少子孙。东岳大帝询问赵某,赵某详细供述了渔人献鼋的情形。东岳大帝于是责备赵某说:“老鼋栖息在此多年,从来没有危害到行人旅客。那个渔人知道什么,你作为富比封君的人家,不知道放生惜福,反而放纵口腹之欲,杀害许多生灵,阴间的法律不能宽恕于你。”赵某哀求改过,并且发愿说:“如果蒙您释放返回阳间,我一定戒杀放生,一切牛犬和不常见之物,永禁不食,以赎前罪。”赵某再三陈述乞求。于是东岳大帝命人对陈某略施杖责,以发泄老鼋的愤恨。对陈某杖责完后,东岳大帝又告诫陈某说:“有一丝善念,就会受到鬼神的福佑。你如果真能戒杀放生,永远禁食牛犬,自有善报。你如果仍旧像从前一样恣意杀生,我绝不饶恕你。”说完,便命鬼差带着陈某出去了。

陈某醒来后,两条大腿上有青紫淤痕,肿痛了好几日,扶着拐杖才能起身走路。他对此事毫不隐讳,时常对人讲述,用来劝戒他人。自此,凡是鼋鼍龟鳖和牛马驴犬之类,陈某都戒而不食。陈某又不惜金钱,买物放生。数年之后,其家资更加富裕,财力之雄厚为一乡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