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25 难女重圆
于莲亭观察,居官多善政,湖北人至今称道之。官刑曹时,尤以慈祥为心。解组后,爱西湖山水,寄寓杭州,与予多晤谈。庚申之乱,观察已先殁,眷属避难。惟一子抱孙得逃出;一女孙年十三,为女仆张姓所拐,至次年鬻于上海娼家。始劝之,继逼之,终加挞伐。一日,娼以烙铁示之曰:“如不听话,当烧此烙汝肉。”女自思为清门女,何忽罹此,不如伪应之,拚死以告人,或犹知吾不辱门户也。因允见客。娼家喜,适有贵客来,饰女以出,饮食杂进,笙歌聒耳。女私泣而言曰:“吾非张也,年十五矣,实亦官家女,为奸人所骗。如有能相救者,当实以告。或代致儿家,则死亦衔感。”因袖出剪刀,以示决计。群起止之,又详问颠末。此日客固皆官,座中有陆铭九者,与于氏世好,亟舆之归,娼家无如之何。并告县官查拏张姓。适观察族侄,官江苏,来谒院司。众以告,即接回,将与论婚,展转未能定。又二年,于氏有在京者,同席遇程赓廷,详问观察,并及此女,始知为女也翁者。叙谈之下,怜而敬之,同人醵金遣子就婚,以成其志。
夫以弱女子,陷入穽坎,坚若自持,保全名节。而临危遇救,复使之邂逅夫家。殆亦观察居官积善,有以致之欤!
【译文】于克襄,字莲亭,曾任湖北盐法道等官职,为官时施行了很多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好政策,湖北的老百姓到现在还赞不绝口。在刑部任职的时候,尤其是慈悲为怀、与人为善。辞去官职以后,因为喜爱西湖山水美景,便寄居在杭州,和我有过多次交谈。咸丰庚申年的劫难(指的是,1860年太平天国攻克杭州),当时于莲亭大人已经先去世了,家人出城避难。只有一个儿子抱着孙子成功逃出;一个孙女,十三岁左右,被家里的女仆人张某拐走,到第二年卖给了上海的一家妓院。起初是劝说,然后是强行逼迫,最后是鞭打体罚。一天,妓院老鸨拿着烙铁给她看,说:“如果不听话,就把这个烧红烙你的肉。”孙女心想自己作为良家女子,为什么会忽然遭受这样的苦难,不如假装答应,然后拼命把这件事告诉给世人,或许还能让人知道自己没有辱没家门的名声。于是同意出来见客。老鸨很高兴,正好有贵客前来,把女子梳妆打扮好出来,陪客人吃吃喝喝,奏乐唱歌的声音很吵闹。女子悄悄地哭着对客人说:“我不姓张,今年十五岁了,实际上也是官宦家女子,被坏人所骗,卖到这里。如果哪位能够救我出去,我会详细地以实情相告。或者帮忙替我给家人捎个信,那么即使死了也感激不尽。”然后从袖子中取出剪刀,表示自己不甘屈服的决心。众人纷纷起来制止了她,又详细询问了事情的经过。这一天来的客人本来都是官员,席间有一名叫陆铭九的人,他家和于家是世交,急忙把女子用轿子抬回家,老鸨也不能怎么样。并告知当地的县官搜查抓捕女仆张某。正好于大人本族中一个侄子,在江苏做官,来拜见各部门官员。众人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然后把女子接回,将要帮她谈婚论嫁,反反复复还没有定下来。又过了两年,于家人有在京城的,参加宴会时,遇到了程赓廷,详细询问了于大人的情况,又问及这名女子,才知道他就是女子未来的公公。大家相互谈论之下,对她表示同情和敬意,大家一起捐钱帮助程赓廷的儿子与女子完婚,来成全她的志节。
作为一名弱女子,陷入危险的陷阱之中,坚定信念,保持尊严,最终保全了自己的名节。而面临危险时获得救助,又使她辗转遇到了夫家人。这大概也是于克襄先生为官积德行善,所带来的善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