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20 某明府
山阴某明府,先就闽省申韩,积有砚租。咸丰年,值铁钱例开,捐输邑宰。指省闽中,声气素通,有干才,上游重之。禀到未久,即代理优缺。
素眷一渔妇,名噪一时者,缠头私蓄,除金钏首饰外,尚有二三千金,心计精密,鸨母不知也。年甫及笄(jī),厌倦烟花,有从良意。第见识颇高,不愿为士大夫妾,但愿为商人妇;盖有鉴于侪辈中,作贵人小星者,多遭薄幸故也。于明府前,吐露心腹。明府乃诈称茶客,断弦久,正思续娶,毛遂自荐,并指天誓日以要之。妇为所惑,竟委身焉。其脱籍费三四百金,亦渔妇暗中私赠者。
迨入门,知受绐,兼被河东之虐,既在穽中,惟有忍受。然词色之间,未免时形怨愤;且有时乱头麓(cū)眼,粉黛不施。明府顿加白眼,恶衣恶食,以婢妪待之,且常施挞辱矣。
未久,明府奉新例回避粤东。初抵省,适宗人某,权臬事,颇加照拂,委司厘务,月进百十金,指日可握县篆。乃未及数月,陡患险证,数日而殁。疾亟时,婢妪见渔妇焚香夜祷,问之,则曰:“主人病危,祈天愿以身代耳。”此则以诅为祝,不言可知矣。凶耗到闽,其胞兄参军某,方抱病,闻之加剧,不数日亦遂死。岂因弟有此举,乃兄袖手无言,不为力阻之故欤?抑家运之替,适逢其会欤?
总之,渔妇不宜娶。历睹闽垣数年以来,仕宦中娶之而非去官即身死者,指不胜屈。若明府者,既贪其色,又攫其财,竟忍心害理,刻薄以待之。宜其方当强仕,而遽遭不禄也,可不戒哉!
【译文】山阴县(今绍兴市)某县令,起初在福建省担任刑名师爷,积蓄了丰厚的酬金。咸丰年间,正值铁钱例开,某捐纳了个县令的职位,指定到福建省任职,他素来与福建省的官员声气相通,又有才干,上司对他颇为器重。他报到后没多久,就代理了一个肥缺。
某素来眷爱一个妓女,这个妓女在当时名噪一时,客人赠送给她的财物加上她的私蓄,除了金钏首饰外,尚有二三千两银子,其心思缜密,鸨母不知道她有这么多钱。这个妓女刚刚成年,厌倦了妓女生涯,有从良的打算。只是她见识颇高,不愿充当士大夫的小妾,只愿嫁给商人做个正妻。原来她有鉴于同辈妓女,成了贵人的小妾后,多数遭到薄情对待,所以她产生这种想法。她在某县令面前,吐露心事。某县令便谎称自己是茶商,妻子死去已久,正想续娶,于是毛遂自荐,并指天发誓说要娶她。妓女被他迷惑,最终委身于他。妓女三四百两的脱籍费,也是她用自己的私蓄暗中赠给某县令支付的。
等妓女进门后,才知道受了骗,并且还受到某县令的正妻的虐待。她想既然落入了陷阱,只有忍受,但言辞神色之间,未免时时露出怨愤,并且有时乱发粗眉,不施粉黛。过了不久,某县令就对她白眼相加,让她穿粗劣的衣服,吃粗劣的食物,以婢女的身份对待她,并且常常对她施以鞭挞羞辱。
不久,按照新出的规定,某奉命回避,前往广东候补。初到广东,正巧其同宗之人某,代理提刑按察使一职,对他颇为照顾,(将他留在署中)委派他管理政事,每月收入百十两银子,眼看着就要正式成为县令了。谁知没过几个月,他就忽然患上了危险的病症,几天后就死了。病危时,他家中的婢女看见他娶的那个妓女焚香夜祷,婢女询问妓女在干什么,妓女说:“主人病危,我向上天祈祷,愿意以身相代。”实际上妓女是在诅咒,不言自明。某县令的死讯传到福建,其胞兄参军某,正抱病在床,听到凶耗后病情加剧,没过几天也死了。(其胞兄之死)难道是因为弟弟做出恶事,作为兄长的竟袖手旁观、不加劝说,不尽力阻止的缘故吗?还是因为家运衰败,其胞兄正巧赶上了呢?
总之,官员不应当娶妓女。历观福建省城数年以来,官员娶了妓女的,不是被罢官,就是突然身亡,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像某县令这样的人,既贪图对方的容貌,又攫取对方的资财,竟然忍心害理,刻薄对待对方。难怪其正当四十岁的壮年,就突然遭遇死亡,难道不该引以为戒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