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10 杨余田太守

8.1.10 杨余田太守

杨余田先生(九畹),浙江慈溪人,嘉庆己卯榜眼。静宁士民,与吏役有大狱。时公任庆阳府,与各官会鞫。各官以事经京控,忌同投鼠,仍欲袒胥役。公执不可。获成信谳,众忿以伸,而地方之积弊亦剔。

后公自省赴都,过静宁,士民遮道攀辕,拥随不舍。公为留别诗以慰之,其诗曰:“二月春风拂锦鞍,满城士女马前看。长官身样书生面,个里婆心画出难。从来为政切民艰,幻迹浮名一例删。曾笑王乔仙去后,空留凫舄在人间。漫云折狱信持平,敢徇私情负尔氓。留出本来真面目,不须更写铁铮铮。殷勤谢尔送行旌,四野丁男半在城。望到一犁甘雨透,莫因好事误春耕。”《诗》云:“不侮鳏寡,不畏强御。”公其有焉。书此以为居官鞫狱者劝。

【译文】杨九畹先生,字余田,是浙江慈溪人,嘉庆二十四年(1819)己卯科榜眼(一甲第二名进士)。甘肃静宁县的老百姓,对县衙里的胥吏和差役不满,双方产生纠纷,对簿公堂。当时杨公担任甘肃庆阳府知府,会同各部门的官员一同审理此案。各部门官员认为这件事已经被告到京城去了,恐怕投鼠忌器,而有所顾忌,仍然想要袒护胥吏和差役。杨公坚持认为不可以这样做。后来,将此案办成了证据确凿、经得起考验的铁案,老百姓的不满情绪也得以表达,得到了满意的答复,而且地方上长期以来累积的弊病也得到了清理。

后来,杨公要从省城兰州赶赴京城,在路经静宁县的时候,当地老百姓拦住去路、拉住车辕,依依不舍地簇拥跟随。杨公为他们留下一首诗表示安慰,诗是这样写的:“二月春风拂锦鞍,满城士女马前看。长官身样书生面,个里婆心画出难。从来为政切民艰,幻迹浮名一例删。曾笑王乔仙去后,空留凫舄在人间。漫云折狱信持平,敢徇私情负尔氓。留出本来真面目,不须更写铁铮铮。殷勤谢尔送行旌,四野丁男半在城。望到一犁甘雨透,莫因好事误春耕。”《诗经·大雅·烝民》中说:“不欺侮老弱孤苦,不畏惧强暴势力。”杨公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把这件事记录下来,用来劝勉做官、审理案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