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32 林弥高
道光初元,豁免积欠钱粮。闽之福清一邑,民间误会誊黄,以钱粮免征,开征数月,新粮分毫勿纳,为老贡生林弥高把持也。弥高大族豪猾,所为多霸道,合邑听其指挥,非一日矣。拘之勿来,以兵临之方就获。制府董文恪公,亲讯数次,狡展无实供,难加罪。羁管月余,命之首先完纳即开释,则以身被拘系,无从措缴,必先释回,或可变产以应,皆有意挟制之词。通邑则仍观望不前。末后提讯,反复开导,终不承认把持,制府曰:“然则一县钱粮,从何措办?岂遂任其抗欠,终不完耶!钱粮一日不完,一日不能放尔。”弥高忽曰:“欲完钱粮不难,今日释我,明日即完纳矣。”制府拍案大声曰:“此尔亲口所供,实情俱已吐露,非尔一人把持阻众而何?”据此即可录供定案,立命画供,传令恭请王命,押赴市曹斩之。由是一县悚惧,地丁源源而来,无敢抗欠矣。
【译文】道光元年(1821),朝廷免除各地的积欠钱粮。福建福清一县,民间误会诏书的意思,认为免征钱粮,开征数月,没有人缴纳分毫的新粮,这件事是由老贡生林弥高把持的。林弥高乃世家大族,豪奢狡猾,所做的大多都是霸道之事,全县百姓听其指挥,已经不是一天了。官府拘拿他,他不来,派兵前往才将其捉获。闽浙总督董文恪公(董教增),亲自审讯数次,林弥高狡猾耍赖,不吐露实情,难以对其治罪。将他羁押了一个多月后,命他首先完成缴纳就将其释放,然而他说自己被拘押在监,无法筹措缴纳,必须先将其释放回去,或许可以变卖家产缴纳,他的这些话都是故意挟制之词。全县百姓仍观望不前。最后一次提讯,董文恪公反复开导,但林弥高始终不承认把持此事,董文恪公说:“既然这样,一县的钱粮从哪里筹措呢?难道任百姓抗欠钱粮,始终完不成吗!钱粮一天征收不完,我就一天不能放你。”林弥高忽然说:“想完成钱粮的征收也不难,今天释放了我,明天就可以缴纳完成了。”董文恪公拍着桌子大声说:“这是你亲口所供,你已将实情全部吐露,不是你一人把持此事,阻止百姓缴纳,又是谁呢?”董文恪公随即据此录供定案,立命其在口供上画押,传令恭请圣旨,将其押赴刑场斩首。于是一县惊惧,赋税源源而来,无人敢抗欠钱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