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25 华尔、卜罗德

8.3.25 华尔、卜罗德

西兵临敌,俱用洋枪,无杂械。其枪不需火绳,以玛瑙石相击,发火甚便;其制精,其药净,故力猛而发必远。发逆踞金陵,咸丰末,陷苏、常,分股窜松郡,青、嘉、川、南等处,先后失守。沪城危如累卵。

时有华尔者,花旗国人也,长于粤,尝来申江贸易。乃招精壮数百人,以花布缠头,服青呢小袖短衣,状类西兵;各执洋枪,教以进退布阵之法;凡八十一人,为一排,挨次而进,步无错乱;号“长胜军”,人又呼为“洋枪小队”。其后攻城夺邑,长为诸军冠,贼甚惮之。时各国助剿兵未集,曾帅大军亦未至,沪实赖以安。迨贼弃松江,大宪即饬华尔往守,广招勤习所谓洋枪队者,共得四五千人。值贼方炽,浙之嘉、湖,松之青、金、奉,皆为贼窟。去郡又不及百里,而贼始终不敢犯。华且尝分军协击,所到必克。遂奖其功,职总戎,即镇松江。盖中国之练洋枪,实自华始。后以攻宁波阵亡。松郡士民,思其战守之绩,无不悼惜。

同时又有法兰西提督卜罗德,协剿柘林,受枪陨命。仰见我国家,化及四夷,虽异域之人,无不同心敌忾如此。

华尔既没,复有夷人白齐文,统其众,不久从贼,旋为我兵所获。朝廷法外施仁,赦罪逐回本国。继又私入中原,在漳州助逆,为闽浙总督左帅(宗棠)所擒。时英国福州领事,仍请解回审办;左帅不允,差官押赴苏州。渠恶贯已盈,以舟覆兰溪溺死。

嗟乎!白亦花旗国人也,甘心助逆,卒罹天谴。以视华与卜之为国捐躯,为民纾难,生膺懋赏,没受隆名,其志趣抑何相远哉!

【译文】西洋军队上战场杀敌,用的都是洋枪,没有一些杂乱的器械。他们的枪不需要引火绳,而是用玛瑙石相撞击来引火,非常便捷;制作精良,火药纯净,所以威力大,射程远。太平天国盘踞在南京,咸丰末年,攻陷了苏州、常州,又分兵攻打松江府,青浦、嘉定、川沙、南浦等地,先后失守。上海城岌岌可危。

当时有个叫华尔的外国人,是美国人,在广东长大,曾经来上海做生意,往来于黄浦江两岸。于是招募了几百名健壮的人组成队伍,用花布缠在头上,身穿青色呢子布做的小袖短式衣服,形貌类似于西洋军队;每个人手持洋枪,教他们进攻后退、排兵布阵的方法;以八十一人为一排,依次前进,步伐整齐,没有错乱;取名叫“常胜军”,人们又称他们为“洋枪小队”。后来,这支队伍攻城夺地,一直勇冠各军,太平军对他们很是忌惮。当时各国援助剿灭太平军的队伍还没组成,曾国藩大帅的大军也还没到,上海实在是依赖着他们才得以安宁。等到太平军放弃攻打松江,上级就命令华尔前去守卫,广泛招募熟练操作洋枪的人,组成洋枪队,共有四五千人。当时正值太平军势头正盛的时候,浙江的嘉兴、湖州,松江的青浦、金山、奉贤等地,都成为太平军的巢窟。距离松江府城不到一百里,而太平军始终不敢进犯。华尔而且曾经分兵夹击,所到之处,战无不胜。朝廷于是奖赏他的功劳,授予总兵的官职,就镇守在松江。大概中国军队开始操练洋枪,就是从华尔开始的。后来在进攻浙江宁波的时候,重伤阵亡。松江府的老百姓,缅怀他战斗守城的功绩,没有不表示哀悼和惋惜的。

同时还有法国的海军司令卜罗德,在柘林镇(今属上海市奉贤区)一带协助官军围剿太平军,中枪身亡。仰见我们国家,德化所及,影响至世界各国,即使是外国人,无不对太平军的行径表示愤慨,共同应对,达到这种程度。

华尔牺牲后,还有一个美国人白齐文,起初也组织队伍抗击太平军,不久后却投靠太平军,很快被官兵抓获。朝廷法外开恩,赦免其罪,将他驱逐出境,返回本国。后来又私自逃回我国,在福建漳州一带投靠并协助太平军,被闽浙总督左宗棠大帅擒获。当时英国驻福州的领事,仍然请求将其押回本国审讯处理;左公不同意,派遣官员将他押送到苏州看管。他恶贯满盈,在浙江兰溪因翻船而被溺毙。

哎呀!白齐文也是美国人,却甘心协助逆贼,最后遭到天罚。对比华尔和卜罗德为国家捐躯,为人民解除危难,生前受到朝廷封赏,死后受到隆重表彰,他们的志趣为什么差距这么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