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7 海盗投降

7.5.7 海盗投降

嘉庆间,闽粤外洋巨盗驿骚,滨海居人,苦之者十余年。闽有蔡牵、朱渥,粤则郭学显、张保、麦有贵、麦有金、吴登明等,众各累万,官军迄难捕治。十四年己巳秋八月,福建水师提督王得禄,舟师撞破逆牵艟艨(chōng méng),沉之海。九月,朱渥率党伙出投,闽洋盗氛遂熄。是年冬,郭学显亦率其众万余人出投。粤督百文敏公(龄)为具奏,予以官,辞不受。自筑室仙城,课子孙以布衣终。

其时,张保等之扰如故也。百公募有胆略者,往侦贼动静。有周飞熊者,与张保有旧,愿往。至则保款之甚厚,因乘间说之;保疑信参半,与妻郑一嫂切切私议。一嫂曰:“细察其言,必官授意来,尽信大难。然既有投首意,亦不可置而弗听,宜慎图之。事一败,我与若皆齑粉矣。”久之,飞熊凡再三往,保始决意降,约百公先与相会。飞熊反命,百公诺之。至期保列战舰水上,轰巨炮,大声震动者不绝,阳若相迓,阴实耀武。百公减从,扁舟出海,保与一嫂登舟叩谒。因笑谓曰:“张保,尔好威风也。老夫至矣,尔能反正,以尔材勇,老夫当具奏保尔,为朝廷干城,往罪不足问矣。”于是命其配为夫妇,复倒地称谢。百公与开怀剧谈移晷,濒行,取大拇翠扳指,带保手,珍重而别。夫妇感百公,推心置腹。翼日纳款,悉缴船炮军械,率众二万余出投。一嫂先入居会城。百公挑其精锐,仍令保统之,随官军往剿麦有贵等。

是时提督童镇升、孙全谋,总兵万飞鹏,屡挫贼于电白雷州诸路,遂乘势追至琼州金英海港,生擒麦有贵、麦有金,并大头目八人,掳其余众。乃置大憝(duì),极刑斩枭,遣戍者二百余人,余皆省释。吴登明,以罪末减,准其投首。自此积年巨盗,举次廓清。奏入,百公加宫保衔,赏戴双眼花翎,与轻车都尉世职。在事文武,赏擢有差。保授顺德千总,飞熊以县丞用,飞熊后擢同知,保亦洊历厦门副将,卒于官。一嫂扶榇旋里,家居二十余年。辛丑夷变,当道延之出赞军务,一嫂曰:“出仕后,党羽久散;今老矣,无能为也。”请辞再三,强之卒不出。此可为去邪归正者劝。

【译文】嘉庆年间,福建、广东一带的外海巨盗扰乱,沿海居民,受其侵扰已经十多年了。福建外海的巨盗有蔡牵、朱渥,广东外海的巨盗有郭学显、张保、麦有贵、麦有金、吴登明等,其党徒各有上万人,官军至今难以捕治。嘉庆十四年(1809)己巳秋八月,福建水师提督王得禄,率领水军撞破逆贼蔡牵的战船,蔡牵的战船沉入海中。九月,朱渥率领党徒出来投降,这样福建的海盗就被平定了。这年冬,郭学显也率领一万多人的党徒出来投降。两广总督百文敏公(百龄,张氏,字菊溪,清汉军正黄旗人)将此事上奏朝廷,朝廷授予郭学显官职,郭学显推辞不受。郭学显在仙城县中筑造了几间居室,教子孙读书,最后以平民的身份死去。

那时,张保等人仍像从前一样侵扰百姓。百公招募有胆略的勇士,前去侦察逆贼的动静。有个叫周飞熊的人,与张保有交情,愿意前往。周飞熊到了张保那里,张保给予其优厚地款待,周飞熊趁机劝说。张保半信半疑,与妻子郑一嫂切切私议。郑一嫂说:“细察其言,必定是官府授意让他前来的,完全相信他的话也不行。然而你既然有投降自首的意思,也不可置之不听,一定要谨慎谋划才行。事情一旦失败,我和你就粉身碎骨了。”过了许久,周飞熊又数次前往张保处,张保这才决意投降,约定先与百公会面商谈。周飞熊回去禀告,百公答应。到了会谈日期,张保在水上排列战舰,放大炮,大炮之声震动不绝,表面上是为了迎接百公,实际上却是为了炫耀武力。百公减少侍从,乘坐小舟出海,张保与郑一嫂登上百公的小船叩拜。百公微笑着说:“张保,你好威风啊。老夫来了,你如果能投降反正,以你的材力勇武,老夫定当上奏朝廷保举你担任朝廷的大官,对你过往的罪过不加追问。”于是命张、郑二人配为夫妇,二人再次叩拜道谢。百公与张保开怀畅谈了一段时间,临行,取下大拇指上的翡翠扳指,戴在张保的手指上,对张保说了一声“珍重”,然后离开。张保夫妇被百公的推心置腹所感动,第二天归顺,交出全部的船炮兵器,率领二万多党徒出来投降。郑一嫂先行进入省城居住,百公挑选精锐的士兵护送。百公仍令张保统率其党徒,跟随官军前去剿灭麦有贵等人。

当时提督童镇升、孙全谋,总兵万飞鹏,多次在电白、雷州等地打败贼人,(他们见援军来到后)便乘势追到琼州金英海港,生擒麦有贵、麦有金以及八个大头目,俘虏其余的党徒。百公将几个大恶之徒,处以极刑,斩首示众,判处二百多个党徒遣戍之罪,其余的全部减刑释放。吴登明,以从轻论罪,准许其投降自首。自此多年巨盗,分次全部廓清。奏章送至朝廷,皇上下旨百公加宫保衔,赏戴双眼花翎,并赐予轻车都尉的世袭职位。参与平乱的文武官员,各有不同的赏赐升迁。张保被授予顺德千总的职位,周飞熊被授予县丞的职位,周飞熊后来升任同知,张保也被举荐为厦门副将,死于官署。郑一嫂运送张保的灵柩返回家乡,家居二十余年。道光辛丑年(1841)洋人变乱,执政者延请郑一嫂出来佐理军务,郑一嫂说:“我自从跟随丈夫出去做官后,昔日的党羽早已流散。现今我老了,已经无能为力。”推辞再三。执政者强行要求其出来佐理军务,郑一嫂最终没有出来。此事可以作为对改邪归正者的劝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