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3 片言保赤
钱塘袁公简斋,由翰苑改授上元县令,风骨铮然,不阿权势;引经折狱,有儒吏风。时民间娶妇甫五月,诞一子,乡党姗笑之。某不能堪,以先孕后嫁讼其妇翁。越日,集讯于庭,两造具备,观者堵墙。公盛服而出,向某举手贺。某色愧,俯伏座下。公曰:“汝乡愚,可谓得福而不知者矣。”继问其妇翁:“汝曾识字否?”对曰:“未也。”
公笑曰:“今日之讼,正在两家不读书耳。自古白鹿投胎、鬼方穿胁,神仙荒诞,固不必言。而梁嬴之孕逾期,孝穆之胎蚤降;有速有迟,载于史册。总之逾期者,感气之厚,生而主寿;蚤降者,感气之清,生而主贵。主寿者,若尧年舜祚,尔等谅亦习闻;主贵者,不必远征,即如仆,亦五月而产,虽甚不才犹得入掌词垣,出司民牧。谓汝不信,令汝妇人,入问太夫人可也。”某唯唯。
即命妇抱儿入署,少选,儿系铃悬锁、花红绣葆而出。妇伏地下曰:“蒙太夫人优赏,许螟蛉作孙儿矣。”公正色谓某曰:“若儿即我儿,幸善视之。他日功名,勿使出我下可耳。”继又顾众笑曰:“尔众中有明理之士,幸谅予心,勿以前言为河汉也。”众齐声附和。于是两家之羞尽释。后儿读书,食饩于庠,奉公长生禄位,朝夕供养不衰。
【译文】浙江钱塘县(今杭州市)的袁简斋先生(袁枚),由翰林改授江苏上元县(今南京市)县令,铁骨铮铮,不阿附于权势。他时常依据儒家经典的义理审判案件,有儒吏的风范。当时民间某人娶妻,结婚才五个月,妻子就生下一个儿子,乡人们都讥笑他。某人不能忍受,以妻子先孕后嫁为由向官府控告其岳丈。过了一天,袁公在庭中集讯,诉讼双方都在场,观看之人围得像一堵墙。袁公穿戴整齐走出来,向某人举手道贺。某人面有愧色,跪伏在袁公座下。袁公说:“你是乡野愚人,可谓得福而不知了。”接着询问其岳丈:“你曾识字吗?”其岳丈回答说:“未曾。”
袁公笑着说:“今天的官司,正是由于你们两家不读书的缘故。自古相传,老子白鹿投胎、鬼方穿胁生出六子,这些神仙荒诞之事,自然不必说了。但梁嬴怀孕过期而生一男一女,徐孝穆降生也是早产;分娩有早有晚,这在史册上有所记载。总之,过期降生的,胎儿禀受母体丰厚之气,为长寿之相;提早降生的,胎儿禀受母体纯清之气,为富贵之相。长寿的,比如尧舜都很长寿,想来你们也早已听说了;富贵的,不必远说古人,就如我,也是五个月而生,我虽然没有什么才能,尚且也进了翰林院,出任地方官。倘若你不信,可以让你的妻子到内衙问问我的母亲。”某人恭敬地答应。
袁公随即命令某人的妻子抱着孩子进入内衙,过了一会儿,孩子脖子上系着铃锁、包裹在花红绣被之中被抱出来。某人的妻子跪在地下说:“蒙太夫人厚赏,已经将我的儿子认作干孙子了。”袁公神色严肃地对某人说:“你的儿子就是我的儿子,希望你善加养育,将来其功名,不要让他在我之下才行啊。”接着又望着众人笑着说:“你们众人之中如果有明理之士,希望能体谅我的心意,不要把我刚才说的话当作儿戏而不相信。”众人齐声附和。于是两家之人再也没有羞愧之感。后来,那个小儿读书,成为县学中的廪膳生员,他在家中为袁公立了一块长生牌位,每天早晚供奉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