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1 王伟人相国

8.1.1 王伟人相国

王伟人相国,与和相同朝,和而介。公子某,工文艺,善书,每为公代笔。上知之,以问公,辄以不才对。每秋闱,先期谓众曰:“谁荐中吾子者,吾即参之。”子无奈,回陕,意欲应本省试。时陕抚某,公之门下士也,亟致信,亦厉词以属之。收卷时,中丞视其文可中,乃袖置己室,不发誊录。盖公子豪于饮,故公不令仕,且惧其不免于和也。

又陕抚某公,被密旨,托故猝至韩城,亲视相国第,并询所谓三王府、四王府者。既而见湫隘如寒士,其三府、四府,则以相国之弟,就其姓与行而戏呼之者也。以实密奏。一日,上谓公曰:“卿为宰相,而家宅太陋。”命赏内库银三千两修之。公悚然不知所由。或谓和之所为,欲倾之,而反固其恩眷也。

【译文】相国大人王杰,字伟人,与和珅同朝为官,为人和气而又耿直。他的儿子某公子,文章写得好,又精通书法,经常为王大人代笔写东西。皇上知道了以后,就向王大人询问儿子的情况,他每次都回答说儿子没什么才华。每次秋季乡试之前,他都提前跟同僚们说:“谁要是推荐让我儿子考中,我就弹劾谁。”儿子没办法,只好回到陕西老家,想要参加本省的考试。当时的陕西巡抚某大人,是王大人的门生,就急忙写信给巡抚,也用严厉的语气进行叮嘱。收卷的时候,巡抚看他的文章是可以考中的,就收起来放在自己的房间,不再抄录发给阅卷官批阅。原来是这位公子喜欢饮酒,所以不让他出来做官,而且恐怕他难免被和珅陷害。

还有一次,陕西巡抚某大人,接到了皇帝的密旨,找了个理由突然到了韩城,亲自考察王杰大人的府第,并且探询关于所谓“三王府”“四王府”的传言。后来,只见王大人家的房屋低矮简陋,如同清贫的寒士。而所谓的“三王府”“四王府”的说法,则是人们对王大人的弟弟,按照他们的姓氏和排行,所做的戏称。巡抚就把实际情况秘密地奏报给皇帝。一天,皇上对王大人说:“爱卿身为一国宰相,而家宅过于简陋。”命令从内库中拿出三千两银子赏赐给他对房屋进行修缮。王大人惊惧不已,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有人说这是和珅的主意,本来想要陷害王大人,反而加深和巩固了皇帝对他的恩宠和礼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