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16 惜浆

8.5.16 惜浆

五谷无不知惜,独至浆洗衣服之麦粉则否,何也?习不察耳。试思普天下,禁用麦粉浆衣,一年中,民间即可积麦数十万石。昔有邻里失火,延烧数百家,而一家独存,究其故,则数世不用麦粉浆衣者。因思巨家大族,每一浆洗,所需粉浆,盈盆盈盎;即编氓(méng)小户,亦然。夫以盈盆盈盎之麦粉而倾弃之,谁不曰罪过?独不思衣服穿后,再经洗濯(zhuó),此麦粉水,又谁不倾弃于地,何不罪过乎?且妇人女子里衣亵服,无不用浆,此尤为造孽之甚。

或曰,洗而不浆,服之不便。而余一向之衣,非惟不喜浆,且最怕浆;偶遇误浆者,必使落水重洗之。夫不浆则布较柔软,何反不便于穿?即浆亦不过一二日结燥耳,岂能久乎?

嗟乎!粤匪再窜杭城,饿死者不少;斯时求麦粉充饥,从何而得?而平定之后,又复浪费不惜,恐非积德迎祥之道。

然则禁之当何如?一家必有一主,其主躬先倡率,所洗衣不用浆,而后及妇女,而后及仆妪,随时劝戒。一店必有总理之人,亦先躬自倡率;交人洗,则明告以勿浆;而后及伙友,而后及学生。如是由一人至千百人,一家至千百家,一店至千百店,所省麦粉甚巨,不致造孽矣。夫麦居五谷之一,本各知惜,浆洗一事,特积渐为常,无有警觉之者,故遂抛弃而不顾耳。

再有粉绸浆布,及有一种绵绸,名曰粉胚儿,货本稀松,用生熟小粉涂上,以炫买主。看似细白,一经落水,便形稀薄。此不但利己欺人,有亏天理;其暴殄天物,又孰甚焉!粉绸用粉犹微,浆布粉胚儿造时,竟须桶计,岂不作孽?戒之当自机上始;买者亦勿为所欺,使绝其消路。此又因浆洗而推类以相劝者也。

【译文】五谷粮食没有人不懂得珍惜,唯独对于浆洗衣服(旧时一种洗衣方法,衣服洗净后,浸入粉浆或米汤中浆挺)所用的麦粉却不重视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相沿成习惯,也就不再觉察了。试想普天之下,如果禁止用麦粉浆洗衣服,一年之内,民间就可以节省几十万石的麦子。当初有邻里失火,波及烧毁了几百户人家,而唯独一家安然无恙,推究其中的缘故,则是这家已经几代人不用麦粉浆洗衣服了。于是想到那些大户人家,每次浆洗衣服,所需用的粉浆,都是一盆一盆的;即便是平民小户,也是如此。如果说把成盆的麦粉随意倒掉,谁不说是罪过?唯独不想想浆洗的衣服穿过之后,再经过洗涤后,这也是麦粉水,又有谁不是随意倒在地上呢,这难道不是罪过吗?而且,妇人女子所穿的内衣内裤,也都要浆洗,这更是很造孽的。

有人说,洗了之后不浆,穿起来不方便。而我向来的衣服,不但不喜欢浆,而且最怕浆;偶尔遇到被误浆的,一定要下水重新洗过。不浆的话则布料柔软,为何说反而不方便穿呢?即便用浆也不过一两天硬挺干燥而已,怎能保持很长时间呢?

哎呀!太平天国军队再次流窜到杭州城的时候,被饿死的人有不少;这个时候,想要求些许的麦粉来充饥,从哪里能得到呢?而祸乱平定之后,继续浪费,不知道珍惜,恐怕不是积德修福、感召吉祥的道理。

但是禁止浆洗应当怎么做呢?一个家庭必定有一名主事的家长,家长一定要亲自带头做好榜样,所洗的衣服不用浆,然后是妇女,再然后是仆人、老妈子,随时随地进行劝说告诫。一个店铺必定有总管的人,也要首先带头做榜样;把衣服交给别人洗的时候,就明确告诉不要用浆;然后是伙计,然后是学徒。像这样从一个人普及到千百人,从一家普及到千百家,从一家店普及到千百家店,所节省下来的麦粉数量会非常巨大,不至于造孽了。麦子作为五谷的一种,本来都是知道珍惜的,唯独对于浆洗衣服这件事,就渐渐习以为常,没有人再引起注意,所以随意抛弃而不管不顾了。

还有就是粉绸、浆布,以及有一种绵绸,名叫“粉胚儿”的,本是稀松平常的货物,用生熟小麦粉涂上以后,来炫惑买主。看上去细密洁白,一经水洗,便变得又稀又薄。这不但是靠欺骗别人来谋利,有亏天理;而更是暴殄天物,还有比这更严重的吗?粉绸所用的麦粉还比较少,而浆布、“粉胚儿”制造的时候,所用的麦粉竟然要按桶来算,难道不是作孽吗?禁绝这种现象必须要从在织布机上织造的时候开始;买的人也要注意不要被卖家欺骗,最终使其断绝销路。这是从浆洗而推及类似的现象,从而进行劝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