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20 张晓瞻

8.3.20 张晓瞻

张晓瞻方伯(日晸),贵州人。为成都守时,有伪为父子,援一子留养例,以脱罪者;弥缝周固,究诘无从。公隔别讯之,先问其子,后提其父,询其自幼育子状。忽曰:“适见而子臂背间,一大疤痕,是因何证?”曰:“幼时患恶疮也。”顷之,又作猛省状曰:“小人年髦,久几不复忆矣。儿幼时顽甚,上树摘果,失足为槎枒(chá yá)所伤,数日始愈。小人费尽心血矣。”公呼其子至,命袒衣,光净无痕。其人惶惧伏罪,案乃定。(案此二事,即《汉书》所谓“钩距”也。)

【译文】布政使张日晸(zhěng)先生,字东升,号晓瞻,是贵州人。他在担任成都知府的时候,有假装成父子,援引一子留养的制度(古代对亲老丁单的死犯、流放犯,有留下养亲的宽缓条例,称留养),来逃脱罪刑的;设计得天衣无缝、毫无破绽,没有办法深究追问。张公将他们隔离,分别进行审讯,先讯问儿子,然后提审父亲,询问他养育儿子从小到大的种种情形。忽然说:“刚才发现你儿子的手臂和背部之间,有一大块疤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回答说:“小时候生过恶疮。”过了一会儿,又表现出忽然想起来的样子说:“小人年纪大了,时间太久几乎已经记不起来了。儿子小时候顽皮,上树摘果子,不小心踩空被树枝所伤到,几天后才好。小人可是费尽了心血啊。”张公把他的儿子叫过来,命他脱去上衣,身上很干净,没有疤痕。那人惊慌害怕,承认了罪行,然后才结案了。(按,这两件事,就是《汉书》中所说的“钩距法”,即运用迂回战术获得口供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