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29 万彦斋封翁一事

7.4.29 万彦斋封翁一事

阳羡万荔门方伯之封翁,彦斋先生,为诸生时,家甚贫,方正不妄取,而勇于为义。遇人有急难,必委曲赒恤之,虽自污,勿顾也。

尝馆乡间,岁除步归,途逢一妇,行且泣。异而询之,妇不答,固要之,怫然曰:“行道之人,各有心事,何暇逢人絮述!”公见其词厉而色哀,慰之曰:“我非漫然相问者,果有急难,试告我,我或能为尔谋。”妇乃曰:“吾夫里正也,亏官银三十余两,禁狱追比,日受棰扑。前往探视,夫言被棰惫,若复违限,必以刑死。家有幼女,嘱我速卖之,以银交官。我从夫言,以女托媒,媒乘我急,抑其价,仅得钱十千。念失女而夫仍不免,沉思无计,将卖身以益之。吾痛吾夫之困于刑也,吾女之辱为婢妾也,吾身之不能自保也。转盼之间,一家星散,是以悲耳。”

公曰:“三十金亦非大事,汝夫岂无亲族知好可告贷者,乃至出此下策?”妇叹曰:“先生何言之易也!彼亲族辈,贫者自给不暇;稍有余赀者,求一而不可得。”言已呜咽即行,公止之曰:“子无然。我虽寒素,三十金尚易办;第汝女已卖,得金尚可赎否?”妇曰:“倘蒙哀怜,女未立券,交银可立取归。”公因出怀中十二金遗之,曰:“子先持此去,明日俟我于城中某处。”妇出不意,泥首泣谢,询公姓氏里居,且曰:“明日往取女归,当送至府服役。”公笑曰:“我怜尔骨肉分离,非欲尔女也。”不告而去。行数武,复谓之曰:“明日当早来,毋自误。”妇泣应曰:“诺。”遂持金去。

公归至家,夫人索修银易米,公嗫嚅曰:“白费却一年辛苦。山路崎岖,倾跌数四,人几堕深谷中,遑暇觅银乎!”夫人知其好周人急,哂曰:“若果倾失之,尚易觅取;恐又从井救人耳。”公以实告。夫人固贤淑,无怨言,且怂恿之曰:“此亦大善事。然时迫岁除,二十金何从措办?第君已许之,不可中止,家中尚可典质度岁,但速为彼谋,毋忧内顾也。”公喜而出,贷之戚友,得十余金,尚不足数。邑有放利债者,非以物作抵,虽至亲不能通一钱。默念事急矣,舍此别无所谋;第仓卒鲜可抵之物。公素主宗祠匙钥。竟举祠中桌椅门窗,向其人质十金。次日持金往,妇已先至,出金畀之遽归。妇潜尾之,遂知公姓名居址。未几,即与其夫携女至叩谢,请留为婢。公视女,未十龄,然颇姣好。因谓之曰:“此好女子可为择佳偶,速携之归,毋陷人于不义。”坚却之。罗拜而去。

及元旦,族众入祠祀祖,见祠中洞然,咸大惊,疑被盗。翁亟对众自白:“岁暮无赀,暂借质钱,乞俟到馆取赎。”族众咸让之。公默然,既无怍色,亦无怒容。时有族长某翁,素知公长者,好周人急,疑必有他故,劝众暂归,俟三日后再议。族长独至公家,密询诸妇人,得其故,喜曰:“此亦大好事,今秋必捷。然擅盗祠中物,不小惩,人将效尤。”遂集族人而告以盗抵之故,且曰:“是宜暂革出祠,秋期伊迩,俟泥金报后,准其复入。”众皆曰:“诺。”公夷然不以介意。及秋,果捷,领鹿鸣宴归。族长为之开祠受报。公后官通州学正,生二子,次为荔门方伯,人以为好周人急之报。

【译文】江苏宜兴县的万贡珍,字荔门,担任湖南布政使,他的父亲万彦斋老先生,在做秀才的时候,家境贫寒,但是秉性端方正直,不贪求非分之财。而且见义勇为,遇到别人有急难,一定会想方设法、善巧方便地给予帮助和体恤,即便是自污名誉,也心甘情愿、在所不惜。

万先生曾经在乡下设馆教书,年底的时候步行回家,半路上遇到一位中年妇人,一边走一边哭。万先生感到奇怪,就上前询问是怎么回事,妇人不回答,再三询问,妇人生气地说:“行路之人,各有各的心事,哪有闲工夫逢人就絮叨?”万先生见她言辞严厉而神色哀伤,安慰她说:“我并不是随便问问的,如果真的遇到了急难之事,不妨告诉我,我或许能帮你想想办法。”于是妇人才说:“我的丈夫是做里长的,亏欠了官银三十多两,被关在监狱中,限期追偿,每天都受到拷打。我去探视的时候,丈夫说已经被打得受不了了,如果到期限后再不能上缴,一定会被刑罚至死。家中有个年幼的女儿,嘱咐我卖给人为奴婢,所得的钱用来偿还官银。我听从了丈夫的话,就把女儿托付给媒人转卖,媒人趁我急用钱,谎称年底没有人买,故意压低价格,只卖了十千钱。我心想失去了女儿还是救不了丈夫,思来想去没有什么办法,只好自己卖身来补足所缺的钱。我悲痛我的丈夫被困于刑狱之中,我的女儿屈身于婢妾之间,我自身的名节也将无法保全,转眼之间,一家人就要分散,不禁悲从中来。”

万先生说:“三十两银子也不是太大的事,你丈夫难道没有亲戚朋友可供暂时借贷的,而一定要出此下策吗?”妇人叹了一口气,说:“先生为何说得这样容易!那些亲戚们,家里穷的,自己都顾不上自己;稍微宽裕一些的,早就听到风声躲得远远的了,要见一面都找不到人,谁肯舍得出一文钱,来可怜一下落难的人呢?先生还是算了吧,不要耽误我的事情。”说完之后,哭泣着转身要走。万先生急忙叫住她,说:“你不要这样,我虽然家世寒微,但三十两银子还是容易办到的,只是你的女儿已经卖了,如果筹到了钱,还能赎回来吗?”妇人哭着说:“如果承蒙先生哀怜,我女儿还没有立卖身契,交还了银子可以立刻领回来。”万先生于是拿出怀中的十二两银子交给她,说:“这些钱你先拿去,明天在城中某个地方等我,到时我把不够的钱如数补给你。”妇人未曾想到这些,连忙跪地磕头哭谢。询问万先生的姓氏、住址,又说:“明天去把女儿领回来后,一定送到先生的府上服役。”万先生笑着说:“不要这样说,我可怜你们一家人骨肉分离,并不是要你的女儿。”也没有告诉她姓氏和住址,一甩袖子就直接离开了。走了几步,又回头提醒她说:“明天一定要早来,不要误了大事。”妇人哭着答应说:“一定到。”于是拿着钱走了。

万先生回到家后,早饭还没有准备,夫人向他要教书所得的酬金,好去买米。万先生吞吞吐吐地说:“白费了一年的辛苦,山路崎岖难走,摔倒了好多次,人差一点掉到山谷中去,哪还有工夫顾得上手里的钱包呢?”夫人知道他喜欢周济别人的急难,微笑着说:“如果真是跌倒了丢失的,还容易找回来。恐怕又是跳到井里去救人了吧。”万先生说:“是这样。但是钱还不够,怎么办呢?”就把实情详细地告诉了夫人,夫人本就贤淑善良、通情达理,并无怨言,而且鼓励他说:“这也是大善事,但是时间紧迫,又是年关,二十两银子到哪去筹措呢?不过你既然已经答应了人家,不能半途而废。家里还可以典当东西过年,你只管赶紧帮她们一家想办法,不用操心家里的事。”万先生很高兴,就出门去了,找亲戚朋友借钱,凑了十多两银子,还不够。城中有放贷的,如果没有东西作为抵押,即使是至亲也不借给一文钱;心中暗想事情紧迫,除此没有别的办法,可是仓促之间,又没有可供抵押的东西。万先生平时管着宗族祠堂的钥匙,竟然把祠堂里的桌椅门窗,连夜搬去作为抵押,从放贷的人那里借到了十两银子。族人都还不知道。第二天,拿着钱到了约定的地方,妇人已经先到了。把钱给到妇人以后,就直接回家了,妇人悄悄地跟在后面,路上看到先生和一个人在说话,就向那个人打听,得知了万先生的姓名、住址。不久,妇人和丈夫带着女儿来到万先生家里,向万先生夫妇拜谢,并请求留下女儿做婢女;万先生见这女孩还不到十岁,长得很漂亮,就对他们说:“这是好姑娘,将来可以给她寻一门好亲事,赶快带她回去,不要陷我于不义。”坚辞不受。他们一家就拜谢而去了。

到了大年初一,族人们到祠堂祭祖,见祠堂中空空如也,都很惊讶,怀疑是被盗了。万翁就对众人坦白说:“年底手头缺钱,暂时借用拿去当了些钱。请求大家等我回到书馆,取钱赎回。”族人都很愤怒,一起责怪。万先生沉默,也不作辩解,既没有惭愧的神色,也没有生气的表情。当时有一位族长某翁,知道先生素来忠厚,经常周济别人的急难,料想其中一定有一些特别的原因,劝说大家先回去,等三天以后再来商议此事,众人才散去了。族长单独来到先生家,悄悄地向夫人询问情况,了解到实情以后,高兴地说:“这也是大善事,今年秋天一定能考中。但是擅自盗用祠堂的东西,不给予小小的惩罚,别人将会跟着效仿。”于是召集族人,向大家讲述了盗物抵押的事情。并且说:“这样应该将他暂时开除出祠,到秋季乡试为期不远,等收到考中的喜报,再准许他回祠。”大家都表示同意。先生很平静,毫不在意。到了秋试,果然考中,参加鹿鸣宴回来。族长为他设宴庆贺。万先生后来官至通州学正。生了两个儿子,次子就是万贡珍布政使大人。人们都认为这是万老先生喜好救人急难的善报。